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不太努力卻考得好的孩子 切忌誇讚他的聰明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7-08-24

瀏覽數 31,700+

不太努力卻考得好的孩子 切忌誇讚他的聰明
 

天賦論 後天努力論

當孩子努力用功卻考砸時,記得告訴他:「媽媽看到了你的努力,謝謝你!」

因為「努力」本身就是價值,「願意努力」就值得嘉許。

至於不太努力卻考得好的孩子,則宜平平淡淡冷處理。

若真想送上獎勵,心意到即可,切忌大手筆,更不可直言誇讚他的聰明。

在一場小學的演講結束後,兩個媽媽私下跟我聊起孩子的讀書狀況。

「每次要考試了,我看我家兒子都沒什麼在複習功課,反正大部分考得都還不錯,我就懶得管了!」一位家長說道。

另一位家長則一臉苦瓜臉:「我家孩子跟你們恰恰相反,她很認真、很用功,但是成績還沒妳家兒子好!」

從他們的對話,我可以做出幾點歸納:前者孩子應該天資不錯,也可能上課專注,所以上完課就能大致吸收,不需要特別費心複習。

後者孩子很用功,但是成績卻不佳,有可能是學習有瓶頸,或複習功課不得要領,當然也可能是上課不夠專心。

以成果論英雄,前者考得好,是否該獎勵?後者表現差,理所當然不該獎勵?

錯!我跟第一個家長說:「恭喜你!生了一個聰慧的兒子,讀書事半功倍,比別人輕鬆愉快,是可以給他一個小小的獎勵,但請千萬別大大地獎勵他。」

我再轉頭和第二個媽媽說:「恭喜你!生了一個認份努力的孩子,雖然得不到相對應的好成績,但是妳不但不該責備她,反而應該鼓勵她!」  

兩個媽媽瞪大了眼睛。

是,別懷疑!給第一個孩子小小的獎勵,是因為他的學習算是頗有效率;但不該大大的獎勵是因為他的好成績得來不費功夫。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但是考試的經驗讓他大可顛覆這個邏輯,獎勵他的好成績,就是對他「無所謂的態度」大力按了讚!

第二個孩子的爸媽更不該責備她,因為她不但沒有犯錯,反而養成了很難得的學習美德---學而時習之。她願意下工夫、認真複習課業,長期來看,這「勤奮、 自律、負責」的態度將能戰勝一切。   

與其相信天才,不如相信努力

小學階段的課業不論在廣度、深度上都很有限,人文科目多半以日常知識為基礎,數理科目也都是基本觀念入門,語文考試也只限於課本上的生字語法,所以試題大多沒有難度,只要有一定的資質、又認真聽講,並按時將作業完成,甚至無需做過多的課外練習,考試結果也不會太過離譜,特別是資質不錯的孩子,憑著一招半式都能拿到高分。

 但此「無痕」的讀書經驗很可能為聰慧的孩子埋下一個大危機:正因為課業不難,所以根本沒有下苦工複習的必要,因此沒機會深刻體認到「努力用功」乃做學問的必要條件之一。

而一個願意用功,卻很難拿到好成績的孩子也有很大的危機,那就是很可能患上心理學實證過的「習得的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也就是當孩子一次次投注心力、努力用功,卻一直換來爛成績,最後就會從累積的失敗經驗中,認定自己不論怎麼努力都是白費心機,因為根本無法擺脫失敗的命運。當挫折累積到一定的地步,這孩子將不再相信「努力用功」會有任何價值,終於哀莫大於心死。

隨著中學課業逐漸繁重,聰慧的孩子就會發現徒有聰明已不靠譜,而一路以來又沒能及早養成端坐耐煩的用功習慣,這將讓他對於繁複的學習內容失去耐性,最後可能因成績下滑而對學科產生反感。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反之,能及早養成讀書與複習之好習慣、並持之以恆的孩子,反而能從長期累積的經驗中去思索自己的學習問題。只要對症下藥,調整學習模式,這類孩子慢慢就能追趕上來。

天分x努力=技能 技能x努力=成就

這是麥克阿瑟天才獎得主安琪拉˙達克沃斯(Angela Duckwortht),在長期研究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後所得出的公式。顯示有天分的人,若願意努力就能得到一 定的技能,而以此做基礎再繼續努力,才可能達到成就。

在以上的公式裡,「天分」這個元素只出現一次,但是「努力」此元素卻出現了兩次。

她認為:「任何領域都可以找到沒什麼天分、但卻很卓越的人物,他們的優秀是透過努力而成就的,他們是『逐漸』變成天才的。」  

至此,你覺得天分重要?還是努力重要?還是兩者都重要?

我的孩子們是努力的地才

關於讀書,我家三小子都不具渾然天成的天分,也就是他們從來不曾嘗過「不需努力就能贏得好成績」的好康滋味,資質平凡的他們甚至「一分耕耘」還不見得能獲得「一分收獲」!身為媽媽的我,每每看到成長中的三個少年在面對考試時戒慎恐懼地埋頭苦讀,卻不見得有高人一等的成績時,心裡都很掙扎,更是為他們心疼、叫屈。

不過,正是因為他們的資質平凡,才能及早把焦點放對地方:要「努力」,而非靠「天資」!

努力用功的孩子卻考砸了,怎麼辦?溫暖的抱一個,然後告訴他:「天底下本來就是『努力也不見得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絕對不可能永遠成功』。媽媽看到了你的努力,謝謝你!」孩子聽了會持續秉持「努力」這個核心價值。

「努力」本身就是價值,「願意努力」就值得嘉許,就應該被獎勵

至於不太努力卻考得好的孩子,該怎麼應對?當然最好的方式就是平平淡淡冷處理。

若真的忍不住送上獎勵,則心意到即可,切忌大手筆,更不可直言誇讚他的聰明。奉上獎勵時,跟孩子開個玩笑吧:「其實爸媽的獎勵不是送給你的,而是送給考試時剛好經過你身旁的『幸運之神』,讓沒有努力的你僥倖得了好成績,下次考試時,若『幸運之神』沒來光顧,記得幫我跟他要回禮物喔!但是如果下次我看到你自己願意用功努力,我就把獎頒給你。既然是頒給你,而不是給『幸運之神』,爸媽就會頒給你更棒的獎!

孩子考砸了,父母該怎麼做?

當孩子考差時,說完全不在意的爸媽絕對是騙人的;但是,我們可能不知道,孩子比我們更在意、更難過、更憂心。

此時,孩子最不需要的,就是更加重他的難過與憂心;他最需要的是默默的同理與靜靜的陪伴,他甚至不需要父母刻意製造安慰之詞。他更不需要斥責與貶損,因為如此做,他將不只輸掉成績而已,必將逐漸輸掉自己的信心。

他尤其不需要被拿來和別人比較,因為他將會認為爸媽愛「分數」遠遠勝過愛他,這會逼使他將來避免和爸媽討論任何有關課業與成績的問題。

華人的教育只看重成功,難以接納失敗,只知道教導孩子成功之道,但卻不知道如何引導孩子處理失敗,因為可能連父母都不知道如何面對失敗,更何況面對自己苦心栽培的孩子的失敗。

孩子考差的當下,父母不只要有很強的心臟去接受,還要有一只「安靜的嘴」及「淡定的臉」,不多說什麼,也不評價什麼,不急著教導什麼,一切如常,給孩子喜愛的食物,靜靜地陪伴,孩子當下需要的是「平和消化情緒的時間與空間」。等孩子走過低點,再找適當的時機與孩子理性討論問題點以及思考如何進步的具體作法。

不太努力卻考得好的孩子 切忌誇讚他的聰明_img_1

本文節錄自:《誰說分數不重要?》一書,彭菊仙著,時報出版。

圖片來源:pakutaso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