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黎野:期待灰色革命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1995-06-15

瀏覽數 13,900+

黎野:期待灰色革命
 

本文出自 1995 / 7月號雜誌 第109期遠見雜誌

問:可否以律師的角度觀察,江澤民的「反腐倡廉」行動能不能具體落實?

答:立法要有效率,得靠執行機構;不能像國際法,只賴條約必須遵守的基本默契,沒有強制力。

「反腐倡廉」需要一個獨立、不受污染、沒有貪污腐敗的機構才能完成。問題在於,以前是通過公安執法,現在公安很大程度已經爛掉了。由於黨的介入,法院和檢察院也不可能獨立執行任務。以往一旦檢法不能動時,可動用武警部隊,但目前武警部隊也並不超然事外。

國家給武警、公安政策,給政策本身,就是允許你利用權力、關係變相從事一些商業活動;而商業人有追求財富的慾望,必然導致深入腐敗。所以軍隊大批經商,在海內外爆出大批醜聞,但誰來監督軍隊?中央軍委又受誰監督?中央軍委是不是潔白無瑕呢?如果不是,又不受監督,還怎麼拿它去執法?

由於黨在各個領域無孔不入,基本上是一個系統的人在從事不同的工作和職業。因此,很難找出一個獨立階層和超然物外的機構,來完成「反腐倡廉」的任務。

換句話說,「反腐倡廉」很可能流於形式;即使不流於形式,借用當年小蔣(蔣經國)在上海打老虎的一句話,也是「打到蒼蠅,打不到老虎」。憑小蔣當年太子出面「反腐倡廉」尚且沒有做到的事情,我不認為尚沒有太子地位、也未必具有充分權威與合法性的江澤民能順利完成。

政權過渡未明朗

問:你同意「江澤民藉此樹威養望,以鞏固鄧後政治地位」的說法嗎?

答:如果把「反腐倡廉」變成權力鬥爭的工具,變成排斥敵系、壯大自我的手段,那就更沒有意義。前北京市長陳希同下台事件,民間流傳是京派、海派的鬥法,最後由海派收拾京派,來確立自己的合法性。北京、上海或許因此查清楚了,但上海比北京市乾淨嗎?廣州比北京市乾淨嗎?海南的黑幕交易少嗎?像陳希同這種人,其他地區仍有上萬個,甚至有更多更可惡的人,但卻沒有被揪出來。

江澤民為顯現魄力,用一種近乎賭注或冒險的方式來主導北京事件,以鞏固自己的實力,進而取得權力的合法性。我想他的目的未必能達到,因為大家心裡都很明白,只是為了自身的利益不敢說出來而已。而不敢說,並不意謂停止了對這件事的思考。

問:如果江澤民領導的政權不能和平過渡,會產生什麼樣的局面?

答:雖然中共對外昭告第二代向第三代交接班底完成,但我認為政權的過渡現在還不是很明朗。原來大家都相信江澤民是華國鋒,是一個過渡性的人物,但是江卻拚命表現他不是華國鋒,而是中國第三代領導的政治核心。

其實所謂政治核心一說在毛澤東的時代曾談過,鄧小平掌權後就不談了。八九動亂之後,由於江心裡沒有底,或是鄧有他並不孚眾望,才提出要以他為中心的號召。不過我懷疑,這種做法就,定比毛欽定接班人有效率嗎?

想當年也有人喊出華國鋒主席萬歲,但就如同毛澤東所言,權威不是別人喊出來的,只能說是歷史形成的,其中包括很多因素,例如人望、威信以及他所採取的手段。

或者能依靠拳頭和血來鞏固權力,或者用西方人民投票的方式奠定合法性,讓人民認可;若不是靠這兩種方式取得政權,就不具天然的合法性,不如由黨內推選搞經濟成功的人才以及智商能力高人一等的幹部,來擔任接班人。

另一個可能性是,為了平衡黨內部權益而推選出接班人,他們能夠控制黨、軍隊和政府,但整個出線過程是一個黑幕。我們的黨搞了四十多年還是完全不透明,權力制衡到底是哪幾個人在搞,我不知道,我們的媒體被限制採訪,人民更不可能得知江澤民的權力是否已得到黨內部的認同。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中共漠視民族危機

問:據你了解,大陸一般人較期望用哪種模式產生繼任的國家接班人?

答:大家希望、但不一定能實現的方式,是蘇聯模式--用理性務實的方式來推動政治和經濟改革,這也類似趙紫陽的改革方式,也就是在不影響經濟的發展下,把政治改革往前推一大步。

另一種是布里茲涅夫式的變革,如果鄧後政治社會經濟處於穩定狀態,和布氏一樣平庸的江澤民也可能平平安安地維持這個政權。而這樣的政權可一直維持到政治需要突變、經濟需要整頓的時候。那時,老一輩都已退出政治舞台,可能會出現新的人物、新的思潮。

綜言之,目前中國的中產階級正期待一個灰色革命,等待另一個新的改革。

問:與期待相對,社會對權力更迭的最大恐懼是什麼?

答:大家都不願看見的就是權力分配不均,導致鄧後兩派人馬的爭議。台上和上台的希望社會穩定,台下和下台的則希望社會動盪和改革,因此各幫派分裂與混亂,若由此再引發工潮以及財政危機,就可能危及政權的穩定,這是大家最不願意見到的。

問:除內部權力鬥爭外,中共的執政還有哪些隱憂?

答:中共中央一向自認老大的作風,對民族互動有閉關自守的傾向。部分高層領導人剛愎自用、唯我獨尊、缺少靈活性與現代人權觀念,對民族問題的解決也將有百害而無一利。

中央過分把香港人追求經濟利益的慾望誇大,同時也忘記為了維持經濟上的財富,大陸必須提供政治上的保障。

經過六四,香港人害怕了,他們不相信一國兩制,中共隨時有可能把坦克車開到香港;台灣也一樣,只要中共老一輩的人還在,台灣若宣布獨立,大陸即使犧牲兩千萬或一億人,即使導致經濟崩潰、政權淪為游擊戰,也一定會對台宣戰。

問:你認為鄧後的兩岸關係會有什麼變化?

答:我相信只要第一代的領導人,一些比較執著但素質不高的軍事領導人還健在,就不要指望中共會接受現代的國際法理論。他們只接受自己提出的「一國兩制」、「特別行政區」這一種解決模式。

下一代的領導人較有理性,也吃過苦,現代理念比上一代強。但對台灣本土化傾向,他們仍會發出恫嚇和抨擊,但不會像上一代那樣輕易地訴諸武力。

依我看只有再等三十年,烏托邦的理想主義逐漸淡化,有一批真正追求人權自由、並充分受到西方完整教育、具有良知的政治家出現,才不會為了個人尊嚴犧牲成千上萬人的幸福,才真正可能和平解決兩岸關係。

未來兩岸的關係可能是通過聯邦制、邦聯制或其他可選擇的模式解決。毛澤東早年提出各省獨立、聯省自治,現代西方先進國家美國實行聯邦制,英國、法國實行邦聯制,前蘇聯為聯邦制與邦聯制的統一。中華民族的問題也應借鑒國際通行方式,理性地解決。未來兩岸問題肯定會有解決的一天。但還需要漫長的時間。無論是政治家還是平民,都應學會等待。

(溫曼英採訪整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