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公廁曾經也髒亂
日本公廁的乾淨常讓赴日旅遊的國人留下深刻印象,但過往日本人也覺得自己的公廁髒亂,提到公廁等於「4K(骯髒、惡臭、陰暗、恐怖)」,但隨設備進步、商業設施攬客競爭與健康觀念普及,讓日本的廁所文化在邁入21世紀有了大翻轉。
廁神信仰 維護整潔淨化身心
圖片來源:NEXCO中日本公司提供
日本廁所協會會長高橋志保彥指出,日本人公廁文化發展快速,一方面受惠於民族特性。日本人強調自然崇拜,有800萬座神明,廁所也有廁神,相信廁所維護乾淨、人的身心也會淨化,本來就重視居家整潔。
硬體提升 人人都安心坐馬桶
日本衛浴設備業者競爭推動技術革新,支持了廁所文化改善。坐式馬桶可減輕如廁負擔,業者積極研發溫水洗淨馬桶功能;為了讓排斥與他人共用坐墊的民眾也能安心使用,出現酒精消毒、紙坐墊、自動保潔墊等設計。根據日本官方統計數字,至2015年底,日本上水道普及率已達97.9%、下水道89.9%,溫水洗淨馬桶普及率也有八成。
廁所診斷士 監控色香味俱全
圖片來源:Amenity提供
為了維護廁所的乾淨舒適,日本誕生「廁所診斷士」特殊職業。診斷士的工作包括廁所機能恢復,像是排水管等處,進行換氣設備、水管線內視鏡檢查,同時也會蒐集空氣、尿布台的細菌等,分析數值,提出改善建議。
防災規畫公廁 值得台灣參考
日本內閣府提出廁所做為避難設施一環確保與管理指南。廁所是災民健康與衛生管理重要的一環,災難發生初期必須確保50人一個便座的使用量,廁所移動設置的便利性與排泄物處分都有詳細規定。
大陸廁所抹掉髒亂臭
北京 新一代廁所命名第五空間
大陸「廁所革命」方興未艾,北京市新公廁不但有廁所,還有自動提款機、新能源汽車充電寶、無線網路覆蓋等。北京將公共廁所打造成家庭空間、工作空間、休閒空間、網路空間外的「第五空間」,未來標誌也將從「WC」改成阿拉伯數字「5」。在不改變公廁基本功能、不減少廁位的前提下,變成城市的公共空間,甚至是藝術品。
上海 無性別廁所解決男女不均
大陸上海官方去年在浦東新區啟用上海首個「無性別公廁」,並以電子螢幕等方式告知排隊者使用情況。過去有不少國內外專家指出,女廁數量應增加到男廁間數的2到4倍才算合理。現實生活中,大陸經常出現女廁所前排起長隊,但男廁卻很空的情況。
廣州 太陽能公廁不再忽明忽暗
廣州市首座裝有太陽能板的環保公廁,於2016年2月在臨江大道東驛站旁亮相,解決了以往忽明忽暗的問題;太陽能板除了遮陽,還可以收集太陽能轉換成電量供給廁所日常使用,並儲存到太陽能電池裡,萬一遇到連續幾天陰天,還可以供電2到3天。
(本文轉載自2017.6.19「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