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正老服中心的社工員來到水源快速道路旁的永春街,拜訪86歲的陳爺爺夫婦。經過彎來繞去的巷弄,走進白天還須開著日光燈的屋內,陳爺爺和陳奶奶就擠坐在陳年的沙發上。
量身訂做 兼顧營養與美味
陳爺爺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陳奶奶視力不佳,兩人均行動不便。送餐志工把兩份便當送到桌上,還附上一顆黃澄澄的柳丁。
打開飯盒一看,由於陳爺爺有三高慢性病,他的主食是紫米飯;不喜歡吃魚的陳爺爺,今天的主菜是雞肉,及一些青菜。而不吃蛋的陳奶奶,便當菜色則是白飯、魚肉和青菜。
陳爺爺說,之前自己下廚料理三餐,很麻煩,現在有送餐服務很方便。自己又有三高,由營養師調配餐飲會比較健康。
從陳爺爺家再步行約500公尺,來到獨居的彭阿姨家。今年70歲出頭的彭阿姨是印尼華僑,有名女兒遠在印尼,她獨自住在台灣,之前跌倒三次,前後開刀達五次之多,行動不甚方便。
「我吃得很隨便,」彭阿姨說她以前在印尼常吃不飽,來台灣後不挑食,對老服中心的送餐服務感到滿意,都會把便當吃完。
身形瘦削的彭阿姨住在印尼時,營養不足有免疫力失調症狀,這幾年食用營養餐後,飲食變得比較均衡,健康狀況也好轉許多。
由於水源快速道路附近沒有便利商店,最近的傳統市場要步行500公尺,行動不便又獨居的老人家比較難以解決三餐問題。因此,他們都很滿意中正老服提供的送餐服務。
中正老人服務中心為在地老人家提供送餐服務,已有十多年時間。主任林庭聿指出,當時南機場附近的里長發現很多弱勢獨居長輩因營養不良而過世,才開啟中正老服與和平醫院營養科的營養餐飲合作。
提供共餐 鼓勵長者出門吃飯
2013年,隨著長照十年計畫推進,服務對象又多了中低收入戶的失能與衰老長輩,以及其他失能老人。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營養科主任張惠萍指出,醫院營養科原本就有29天的循環菜單,針對長者設計的主食儘量以雜糧飯為主;每位長輩也都有一張飲食餐卡,記錄個人喜歡的食物,或標記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她補充說,老人容易有肌少症,所以餐飲要特別注意蛋白質分量。
和平醫院也提供共餐服務,到共餐點一起用餐,不僅可活絡筋骨,也會讓老人家用餐心情愉快。林庭聿強調,送餐服務讓獨居老人吃得營養,每日上門的志工也會跟長輩噓寒問暖,讓他們不致感覺孤單。
【營養餐飲】
● 服務對象:
低收入戶、中低收入失能老人(含僅IADL失能且獨居老人),每人每日最高補助一餐。
● 服務內容:
提供獨居、行動不便的老人送餐或共餐服務。
● 收費:
以中正老服中心的老人送餐為例,每餐80元,中低與低收入戶全額補助,一般戶的獨居長者自付55元;長照中心轉介的長者則自付40元,政府補助40元。其他單位的送餐服務,餐費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