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觀察生活、結合時事 著重數學的實用性

教學現場實戰〉針對不同需求設計課程

陳承璋
user

陳承璋

2017-06-16

瀏覽數 5,200+

觀察生活、結合時事 著重數學的實用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一次看懂大學考招、108課綱

吳寶春開麵包店,如果他要把人力、原物料、開店報酬給控制好,就必須具備數學預測的能力,才能夠快速展店,並做風險控管。

對李安而言,他也許只需懂數學背後的美,打個比方,在《少年PI的奇幻漂流》這部電影,他僅需了解PI(圓周率π)的意義,是一個無理數,但理工科可能就要進一步去證明。

然而,現行課本無論自然組或文組,教得數學都一樣,只差在自然組學得較深入。

「但這對文組的人很不公平,」曾政清說,如果進一步了解文組的數學需求,許多層面都能運用於生活上,讓教學更活化。

舉例而言,教線性規劃的第一堂課,老師可以先拋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哪些問題與線性規劃相關?」就可引導學生,原來是將有限資源做最有效運用,用在創業或企管上。

讓學生了解課程意義後,接下來可以舉例:「某工廠用兩種不同的原料,均可生產同一產品。採用甲原料,每噸成本1000元,運費500元,可生產90公斤產品;若採用乙原料,每噸成本1500元,運費400元,可生產100公斤產品……」,問在成本有限內,如何算出最大生產效益,這是針對企管需求的教學方法。

另一方面,生活上也有許多例子可舉。曾政清說,像手機螢幕比例不同,電腦就要運算如何顯示最合適的大小以免人物變形。又或是,近來連鎖餐飲店Afternoon Tea關店,可結合時事套入數據,讓同學計算為何要收攤?

對於美工藝術類科目來說,過去都誤認數學不重要,然而,一件衣服的版型好不好看,或一個包裝如何設計才符合視覺美學,都與設計幾何學有關。

素養的數學,必須鼓勵老師觀察生活,善用數學來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才能讓學生了解數學的意義。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