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鄭崇華推崇佛里曼 看見世界變化的黑象

台達創辦人導讀《謝謝你遲到了》

林士蕙
user

林士蕙

2017-05-31

瀏覽數 21,850+

鄭崇華推崇佛里曼 看見世界變化的黑象
 

本文出自 2017 / 6月號雜誌 台灣隱形冠軍 智造出擊

七年前,佛里曼曾應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邀請來台,當時佛里曼才剛出版新書《世界又熱又平又擠》,不僅發表大型演講,也參訪了台達電總部,與鄭崇華有面對面交流。

那時鄭崇華就對佛里曼的學識淵博留下深刻印象。今年初,佛里曼新書《謝謝你遲到了》在台灣上市,一拿到這本超過600頁的新作,好學的他,即便正值海外忙碌出差期間,仍積極抓空檔讀完大半,讚嘆連連。

「不要看這本書很厚,找個晚上,靜靜地翻,你會發現裡面好多故事,都寫到讓你覺得身歷其境,對這世界從2007年來的變化,刻畫得尤其深刻,」鄭崇華分享。

6月22日,佛里曼即將再次抵台,舉辦大型演講,分享《謝謝你遲到了》。有機會與他對談的鄭崇華,率先接受《遠見》訪問,分享他如何看這本書。

由於長期關心氣候變遷議題,鄭崇華對於書中提到的自然資源消耗失速問題,最有感。像書中用數據輔以實地採訪,來說明非洲、中、印等地人口快速暴增,將讓全球在39年後多出20億人,屆時,地球資源勢必無法分配給這麼多人,甚至可能引發自然反撲,人類即將滅亡的驚人真相,就深獲他推崇。他認為佛里曼抽絲剝繭的說故事功力,足以讓每個人讀了之後,都會震驚問題的嚴重性。

至於佛里曼在本書另一重點,談到全球科技發展腳步太快,讓企業與個人都面臨一夕間被取代的危機。鄭崇華怎麼看人工智慧取代人類這件事?又如何帶領全集團員工保持創新思惟?他個人也有不少獨特心得。以下是專訪精華。

人口膨脹 資源消耗加劇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從閱讀佛里曼一系列的書籍,到這一本新書,你對佛里曼的印象如何?

鄭崇華答(以下簡稱答):我覺得他本身是知識非常淵博的人,文筆也非常生動,很少有記者像他這樣了解科技,更充分地把世界怎麼跑得太快,寫到讓人很有感覺。縱然有些觀念在其他書也看得到,但沒有他講得生動,因為他的描述方式,讓人身歷其境。最主要的是他的取材,總是讓我們對當前世界各地的局勢,有清楚深刻的了解。

問:第六章是你很關注的議題,談到地球暖化、氣候變遷。不知讀後,你個人有什麼特別的感觸?

答:他書中談到一個非洲的女性,要生20個孩子,未來可能出現400個孫子,這些新興國家的人口膨脹速度,相當驚人。主要原因是,現在醫療進步,即便是非洲貧窮國家,小孩死亡率也相對低了,同時非洲童婚率高;相較之下,先進歐美日國家以及台灣卻少子化,全球人口未來發展與分布將非常失衡。對於地球資源的消耗,也會比現在更嚴重。

我看了這一段後,覺得他真的很了解世界的變化。他是替我們在看這個問題。沒有像他這樣地努力挖掘真相,很多事情,根本都不知道。或者說,雖然知道有環境問題,但不是很了解,還好有他清楚地指出來,確切讓我們知道,如果再不採取行動的話,人類有可能會滅亡。

作者在第六章還用了「黑象」的比喻,來說明氣候變遷的嚴重性是一個黑天鵝與房間裡的大象之混合體,明明是個顯而易見的大象,影響又勢必非常巨大,卻沒有人真正願意面對,總有一天變成黑天鵝。其實,我們人類只是拖延,不願意拿出魄力去面對與解決問題。

從源頭減碳 才是當務之急

問:你覺得全球該怎麼解決氣候變遷問題?

答:我覺得當務之急,是要從源頭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去年11月,我看到巴黎協定跨過了生效的門檻,當時由各國各自提出減碳方案,攜手合作讓升溫控制在2℃以內。但是直到目前為止,我看把這些國家的自主減碳目標全加起來,到本世紀末全球仍可能升溫2.7℃,超出了學界所建議的2℃門檻。但如果要達到巴黎協定所宣示的目標,升溫必須控制在2℃以內,甚至1.5℃以內,目前各國做得都不夠。

為了要消除目標與承諾方案間的落差,國際能源署(IEA)所提的減碳策略建議,有一半得靠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來達成,像是提升效率在終端設備、交通工具與新建築三大項,值得我們朝此方向努力。

問:台達集團以身作則,基於環保理念的創新成果有目共睹。可否談談從以前到現在,如何一方面解決氣候變遷問題,一方面創新?

答:我還記得在70、80年代,看到台灣工廠繁榮發展,可是常斷電,那時很幸運地,從中看到研發電源供應器這件事,能幫助所有人提升用電效能,是未來趨勢。那時候,台灣很多人都在做顯示器,可是都沒人改善電源供應器,一直用線性供電方式設計,很浪費電。於是我決定改成交換式,在1983年開始投入。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三階段改善 因應氣候變遷

如今,我們更用企業發展的三方向來因應許多氣候變遷的問題。首先是產品節能,前面提到的交換式電源供應器,就是一個例子。那時的用電效率是65%,到了2000年提升到90%。至今通訊電源用電效率已高達97.5%,PV變頻器用電效率也高達98.7%。也因為省電優勢,自2002年台達就成為全球銷售額第一的電源產品大廠。

第二大方向則是工廠節能。台達目前在全球30多個據點,都勵行工廠節能,用各工廠每百萬美元產值背後所耗費的用電量來看,從2009年至2014年整體節省了50%。

另外,我們也已踏進最先進的工業4.0與自動化潮流,開發出SCARA工業機器人,可以杜絕因為人為管理產生的浪費,已經廣泛用在各項電子產品製造、紡織機、橡膠、包裝與金屬製品等領域。

第三個則是推廣與興建綠建築。全球由台達打造的綠建築廠辦,在2016年共節省了1520萬度電。多年來,我也把綠建築具體可行的經驗及好處,透過學術捐贈與大家分享,十多年間,在全球打造了24座綠建築廠辦與學術捐贈。

以前,綠建築的節能主要透過終端設備裝置,還有一些聰明的設計,未來再生能源發電、儲電與樓宇自動化,更是重點,還要把所有設備都整合到雲平台,用大數據分析與雲端來管理。

問:你提到不少創新潮流,都需要企業全員去學習。這也是佛里曼新書中強調的終生學習精神。台達如何訓練員工?如何迎接新技術?

答:台達從很早就堅持這個精神。舉例來說,我們早期是做個人電腦的電源供應器為主,後來IBM看我們做得好,發了伺服器用的電源供應器訂單給我們。但是這個電路設計比較複雜,我一直擔心做不好會賠上名聲,就去美國到處找人才,終於在東岸,找到維吉尼亞理工學院李澤元教授,他同時是我在成大電機系的學弟,和我雖然在求學時沒交集,卻一聊就很投緣。

我也發現,李教授有豐富的研發經驗,可以把交換式電源供應器的設計,做得更節能,就請他帶領學校研發團隊跟台達合作。為了讓他指導方便,那時還乾脆在他實驗室旁邊租了一個地方,走路就可以到,方便我們工程師隨時去學,保持技術領先。

回想從前,台灣當時大多數公司都做顯示器,而且找進來的工程師都是作顯示器出身,不懂電源供應器,但我們總是堅持做不一樣的東西。因為我覺得選擇這個產品,可以替台灣解決能源不足問題,又可以賺到錢。

如今,台達每年都會投入營收的6%至7%做為研發預算,也與世界知名學術單位做產學合作,除了前面提到的維吉尼亞理工,還有麻省理工與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等,以持續和世界最新潮流接軌。

我們設立直屬於企業本部的研發中心,則瞄準未來五到十年有可能成為市場主流的產品,在研發早期就檢視問題、發現障礙,並研擬解決方案,避免浪費資源。如果通過了每一次的發展流程檢核,就可以併入現有事業體,或獨立成新事業;但如果一直做不到,就喊停,用穩扎穩打的方式將眼光放遠。

科技變革 啟發教育創新

問:這本書花了不少篇章,探究人工智慧、機器人、物聯網等新科技,有可能讓現在的企業一夕之間被取代。你對此有什麼樣的見解?

答:第四章「超新星」這一段寫得很生動。去年看電腦和人類下圍棋,我就一直在想,超級電腦到底怎麼可以勝過人類圍棋高手?他在書中有寫出關鍵,就是電腦讀資訊的速度非常快,一秒、甚或千分之一秒內,就可以過濾海量的資料,我們人腦就算用速讀也沒辦法那麼快,因此電腦可以快速搜尋過去棋譜,去找出下一步會贏的下子方式。

他把一個艱深的人工智慧技術,解釋得深入淺出,讓我很讚嘆。也讓我知道,AI並不見得會完全取代人類,也可以是人類的助理(IA)。除非,人類自己不思進取。

但是,這樣的科技變革,必定會對往後的教育方式帶來創新,因為你適應學習新事物的速度,一定要更快。

因此,我希望在台灣也能推動翻轉教育平台,透過台達基金會執行了一個DeltaMOOCx專案,目前在線課程從微算機原理到機器人學都有,接下來還會有工業4.0的課程。曾有一位非本科的大學生告訴我們,使用我們平台上的自動化課程後,已充分提高他對這門原屬陌生的課相當大自信。我認為,DeltaMOOCx只是個媒介,未來希望拋磚引玉,能夠激勵更多教師在教學上投注更多熱情。

【氣候變遷危機在即,台達集團如何因應創新?】

1〉打造最具省電優勢的電源供應器,自2002年起成為全球銷售額居冠的電源產品大廠。

2〉導入工廠節能,自2009年至2014年,全球各生產據點的單位產值用電量降低五成。

3〉提倡綠建築,全球由台達打造的綠建築廠辦,超過20棟,2016年共節省了1520萬度電。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