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多品牌、多車種混線生產 大幅降低生產成本

我這樣贏5〉台灣第一大汽車組裝廠 裕隆汽車

邱莉燕
user

邱莉燕

2017-05-31

瀏覽數 9,250+

多品牌、多車種混線生產 大幅降低生產成本
 

本文出自 2017 / 6月號雜誌 台灣隱形冠軍 智造出擊

只見前面組裝的是一台紅色TIIDA,後面一台變成白色的Sentra,再下一台又轉成紅色的納智捷,一台台色彩繽紛的車身,彷彿閱兵一般在裝潢線上緩緩前進,混線生產的程度令人難以置信。

這裡共生產13款車種,每一款車種各有六個規格,配備各不相同,再加上每一車種有五個車色,相當於生產390種不同的車子。

為了因應少量多樣,第一步驟是為每一台車子建立「身分證」。「相當於每台車從懷胎到誕生的全紀錄,」裕隆汽車製造總經理姚振祥說。

不同車子需要不同零件,有了生產履歷,撿貨工人手持平板電腦到貨架上,若該輛車所需的零組件便會亮燈,然後放上撿貨台,再自動往裝潢線前進,進行組裝。引擎工場則更智慧,每日混線生產16種引擎,每站引擎換型高達150次,卻不犯錯。

重負荷的搬運交給機器手臂與無人搬運車,30個關鍵品質工站則導入自動量測、收集生產資訊。透過每個製程每小時區間的產量關係及設備參數,進行大數據分析。一是可得知該製程有沒有變異的趨勢,事先預知,防止生產出不良品。二是推算出最佳生產決策,改善製程。

神奇的大數據,讓姚振祥節省1/3工人的重複動作,移出30餘位工人轉任其他單位,「智慧製造讓車廠把人力用在刀口上,」姚振祥滿意地說。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