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五月五日前後。夏天正式來臨,氣溫漸升,既是為母親祝福的康乃馨花季,也不要忘記為爸爸們補補身。俗諺說:「入夏補老父。」季節轉換更要注意養生。
我等這一天很久了,大概從我小學一年級就開始等起,等到現在,終於有機會把這一天送給皮蛋。
「校外教學」是我小時候最期待的日子,前一晚我一定仔細把包包給整理好,該帶的食物零嘴面紙飲料都不能少,要安置在背包的哪個空間都要妥善安排整理。晚上想早早入睡,卻往往興奮到輾轉難眠。因為我知道,隔天的小旅行,會讓「這一天」從讀書放學的規律生活中彈跳而出,成為人生旅程重要的記憶點,非比尋常、與眾不同。
即便隔天也只不過是去到了木柵動物園,我還是蹦蹦跳跳、開心亂笑。總記得在那個黑漆漆的夜行動物館裡,我弄丟了水壺上的杯子,怎麼也找不到;也去參觀過金蘭醬油工廠、養樂多工廠,在那個熱得讓人發暈的天氣裡,那瓶小養樂多是多麼透心涼!還去過味全埔心牧場,在偌大的草地上狂奔玩耍;升上高年級就去溪邊郊遊,回家時已玩得一身濕。
或許是因為兒時少了父母親的陪伴,小學的校外教學,對我一直是很興奮的出遊經驗。後來長大了,出差工作、旅行看世界,即便飛得再遠,卻總少了點那種第一次校外教學時的興奮感,那是最單純的快樂、最無憂的狀態,像是人生的任何煩惱都不曾存在過。
就在這麼許多年以後,我又在皮蛋臉上看見了那種興奮難抑的表情,他在校外教學的前幾天,就不停的問:「媽媽,你要給我準備什麼吃的?」其實阿母我比他更興奮,我能為他做的就是好好準備一個便當。
為了創造非比尋常這一天,早在兩個月前,我就已經準備好了日本的「二段重箱」,兩層式的木盒,內裡可互相交叉的兩片小木板隔出四個空間,平凡菜色擺進去,立刻升等進入商務艙。
日本已故知名藝術家、美食家北大路魯山人曾說:「食器是料理的衣裝。」這點,日本人最懂。每年到了花見(賞花)時分,花樹下的蓆子上,食物被盛裝在規規矩矩、端端正正的食器裡。當花瓣隨風緩緩飄至便當盒角落的那一刻,我相信,用餐者絕對不會忘記,這一生裡,曾有如此曼妙深刻的畫面。
我曾在京都嵐山的渡月橋邊,碰上一群校外教學的小朋友,中午時分,孩子們開心用餐。偷偷觀察他們吃些什麼,沒見到超商食物,大家攤開野餐墊,拿出便當盒、餐具,三五成群在樹下談笑吃飯。那畫面舒適宜人,西方老外也忍不住過去拍照。
皮蛋校外教學的早上,我暫時擱下手邊工作,開始認真幫他準備午餐。如果我是個小學生,校外教學時,我會想吃炸雞、飯糰、煎蛋捲,再搭配方便食用的煎魚柳、甜椒炒菇,就可以把那四個小格子填得繽紛美麗。這次皮蛋只是去爬住家附近的小山,我趕忙騎腳踏車把便當快遞到山下,再回家繼續趕稿。
皮蛋回家後臉上掛著笑,據全程陪同拍照的皮蛋爸說法,當那浮誇的木製方形便當盒從包巾裡現身時,確實引起了一場小騷動。皮蛋短暫成為全班最受歡迎人物,跟他同組的同學彷彿抽中樂透,一邊開心分享便當菜色、一邊作勢把前來觀望的別組同學撥開,「你不是我們這一組的啦!」我邊聽邊笑,好像也跟著皮蛋一起度過了非比尋常的戶外教學日。
《非比尋常的一天》是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的著作,談的是「飯店的工作人員,如何把平常無奇的每一天,創造成讓客人印象深刻的時光?」我想著,那我要如何讓每一天都保有「校外教學」般的興奮感?於是叮嚀自己,再忙,也要花點心思為生活製造一個盛大時刻,讓日子總是有那麼個獨特的記憶點,即便只有五分鐘也好。
便當料理手記
炸雞
皮蛋的校外教學日,特別日子裡準備了特別的午餐便當。炸雞塊擺入便當時,可切片檸檬陪襯,增色添香,食用前淋上檸檬汁。
[ 材料 ]
去骨雞腿肉 1 隻
調味料
醬油 3 大匙
蒜頭 1 顆(拍碎)
糖 少許
米酒 1 大匙
黑胡椒 適量
[ 作法 ]
1 雞腿肉切成易入口大小,以醬油、蒜頭、酒、黑胡椒、少許糖醃製至少1 小時。
2 清炸或裹粉炸製皆可。若要裹粉,雞肉醃好可先拌入蛋液,再蘸上地瓜粉,稍微等待表面地瓜粉回潮再入鍋油炸,避免地瓜粉一下鍋就散掉。
3 起油鍋,將雞肉放入約160℃油溫(筷子插入油鍋會緩升小氣泡)的油鍋炸製,外衣轉金黃後,再升高油溫,炸至酥脆即可。
﹙ 媽媽的講究 ﹚
讓料理迅速升級的器皿
食也要衣裝,皮蛋校外教學用的二段重箱,輕巧易清潔,外出用好,在家用也好,上餐桌時常常讓客人會心一笑。平常做菜,我會先思考如何呈現菜餚,驚喜也是重要的調味。
本文節錄自:《飲食是最美好的教養:給孩子的40篇美味情書》一書,游惠玲/文字、李俊賢/攝影 ,寫樂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