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普發1萬不如給台電補助?賴清德「團結十講」懶人包,演講重點、爭議一次看完

實習記者吳冠廷
user

實習記者吳冠廷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25-07-02

瀏覽數 2,300+

總統賴清德。總統府提供
總統賴清德。總統府提供
00:00
00:00

近日總統賴清德在全台各民間社團啟動「團結國家十講」活動,針對國家、團結、憲政體制、國防、外交、兩岸、民主、和平、繁榮、均衡台灣等十個主題說明國家面臨的挑戰以及政府因應政策。

賴清德已分別在新北、桃園、新竹等地展開,然而此時啟動「十講」,恰逢七月「罷免月」,從6月底起到正式投票約一個月的時間內,總統密集公開發聲,難免引來外界質疑是否具有政治盤算,一方面闡述總統治國理念,另一方面期盼能做到議題設定,為罷免行動延續熱度,透過選擇非官方場域,達到不直接介入罷免行動的立場,卻又實質產生穩定綠營士氣之效。四場演講話題亦牽動政壇與輿論反應,部分內容更成為朝野交鋒焦點。《遠見》為大家整理賴清德總統目前從第一講到第四講的內容及爭議,帶您一次掌握重點。

第一講《國家》:強調台灣主體性,盼團結2300萬人民共同守護國家主權與民主自由 

賴清德首講是赴新北市「國際扶輪社3490地區第九分區聯合例會」活動。賴清德指出,國家的4要素分別為「擁有固定人民」、「管轄特定領土」、「可以組織政府」、「對內對外都有最高權威」,擁有主權及治權的政治共同體,即為國家。

而根據國家主權4個要素,台灣擁有台澎金馬,是土地;定期選舉產生的政府,這是政府、治權;擁有外交與國防力量,這是主權,還有2300萬的人民。從此定義來看,賴清德強調,台灣當然是一個國家。

針對中國主張聯合國在1971年2758號的決議文,宣稱擁有台灣;賴清德反駁,他認為決議僅處理聯合國席次代表問題,並未提及台灣主權,國家的4個組成更無提到可否參加聯合國的會員,因此中國的說法大錯特錯。

賴清德還舉例,早在信史、有文字以前的時代,台灣就有人類活動、獨立生態系,其中的大坌坑時代,就可以看到當時的殯葬文化、米食,且台灣是南島語族的起源地,與中國沒有關係。甚至馬關條約後,台灣被割讓給日本,中國政權與台灣主權就已沒有關係,可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過台灣任何一天。

賴清德也提到目前外在的五個威脅:「中國對我國主權的威脅」、「中國對國軍的滲透與間諜活動」、「中國混淆國人對國家認同」、「中國以兩岸交流進行統戰」以及「中國利用融合發展吸引台商台青」。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中華民國的權屬於國民全體,只要擁有中華民國國籍、中華民國的身份證與護照,就是中華民國的國民,也才能夠擁有國家的主權。因此,台灣的未來由台澎金馬共2300萬人決定。

台灣曾有長毛象?

賴清德以臺灣擁有獨立的生態系,來回擊中國指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說法。其他提及「猛瑪象」,就是俗稱的長毛象,引起外界關注。前立委蔡正元就批評說,賴清德太忙了,沒時間讀書,台灣是亞熱帶氣候,不可能有寒帶動物「長毛象」,也不太可能有溫帶動物的「猛瑪象」。

不過根據國立台灣博物館介紹,台灣確實曾有長毛象(猛獁象),民國20年有台灣人發現古象化石,並多次在台灣展出,最近一次是在台南左鎮化石園區。

第二講《團結》:列舉臺灣團結成就,籲團結反共、守護民主 

賴清德第二講來到桃園客家青年會,他強調台灣面對來自中國的各種壓力,「團結」是守護國家最堅實的防線;從823炮戰中軍民齊心抵禦外敵,到面對全球最嚴重的疫情COVID-19,台灣人民始終不分族群、攜手合作,共同創造守護國家的成果。

賴清德也回顧「台灣前途決議文」的精神,重申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並指出全體人民才是國家命運的主人;這個「全體」當中,也包含原住民族群、客家人、河洛人、外省人與新住民,大家都是台灣的一分子。

賴清德也直指,中共對台灣的威脅不只來自軍機軍艦,以及假訊息、統戰與滲透等方式;因此台灣不只要得靠防衛,還要依賴民主制度與民意凝聚來撐起國家的韌性。

台灣不只在半導體、AI 等科技產業領先全球,經濟實力也名列世界前茅、更是亞洲民主自由的典範;賴清德呼籲全民共同面對來自對岸中國的多重挑戰,守住民主、壯大台灣。

賴清德的「雜質說」

賴清德在演講中拋出「雜質說」,他表示,「要透過一次又一次的選舉罷免,一張又一張的選票,像打鐵鑄劍一般,一錘又一錘,千錘百鍊,百煉成鋼,打掉『雜質』,淬鍊出捍衛主權、守護民主鋼鐵般的意志。」

其「雜質說」立刻引爆在野黨陣營的怒火,指責其言論有「清洗異己」之嫌。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批評,「賴總統每一次脫稿演出,都是他的真心話,他心中就是希望打掉雜質做純化或清洗」;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與4名黨公職,則舉牌向賴清德總統抗議並遞交陳情書,強調「人民不是雜質,只有民主變質」,要求他儘速道歉。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事後官方稿件刪去「雜質」字眼,總統府秘書長潘孟安出面緩頰,強調發言無針對特定人事物,籲外界勿過度揣測。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也表示,總統以「鑄劍」為比喻並非首次,其重點在於透過民主機制淬鍊團結意志,不應被政治操作模糊原意。

第三講《憲政體制》:強調有責維護憲法五權分立,盼憲政機關回歸正軌,持續守護臺灣 

賴總統前往新竹市出席「國際獅子會300B6區年度感恩餐會」活動,並以「團結國家十講」第三講發表專題演講。他強調台灣社會歷經7次修憲,民主紛爭要用更大的民主來解決,並表示台灣在每個關鍵時刻都有公民力量挺身而出守護國家。

他逐一點出,藍白陣營過去一年多來,在立法院通過的7大爭議法案,包括《立院職權行使法》及《刑法》部分條文修正、《財政收支劃分法》、《憲法訴訟法》、《公職人員選罷法》、《警察人員人事條例》,以及114年度總預算案,相關法案造成朝野重大衝突,而且有違憲之虞。賴清德質疑藍白立委占立院過半席次,是否有通過福國利民的法案,還是在進行政治對立?並重申民主紛爭真的得用更大的民主「直接民權」解決。

賴清德強調,身為總統,也是憲法的守護者,有責任維護憲法的五權分立,確保國家體制的完善,期盼在憲法法庭正常運作,以及社會大眾的高度參與下,讓國家的憲政機關得以回歸正軌、相互尊重、團結一致,持續守護台灣。

賴清德搞錯歷史?

賴清德提及,1946年通過的《中華民國憲法》,強調當時台灣並沒有派人參與制憲,遭國民黨批評是總統搞錯歷史事實,強調當年有18位來自各行各業的代表出席制憲;立法院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則回應,「那是經過陳儀欽點的台灣代表,台灣是被代表,而不是真正能夠代表台灣的實質參與跟實質民意。」

第四講《國防》:籲國人不分政黨朝野相挺國軍、支持國防預算,以實力達成真和平 

第四場主題聚焦在國防,賴清德強調3大重點,一、國防目的在於保衛國家安全,維護世界和平為;其次、國軍是為中華民國生存發展而戰,也為台澎金馬百姓安全福祉而戰,中華民國、台澎金馬是生命共同體;最後呼籲國人團結挺國軍,不分朝野支持國防預算,作國軍後盾。

普發人民1萬元,不如給台電補助?

民眾黨批評賴清德造謠、持續在同胞裡找敵人,114年度國防部預算編列4760億,減列金額84.47億,法定預算4675億仍是歷年最高,此外,除海鯤號因海測尚未完成尚未達成解凍條件,其餘凍結案已全數解凍,民眾黨下重話轟賴清德是昏庸無能對國政掌握不足,還是把全體台灣人都當笨蛋?

談及近日行政院編列的4100億特別預算時表示,這4100億中的1500億是國防韌性,但是在野黨可能有不同意見,在野黨提出一個政策,就是每個人發一萬塊,如果每個人都一萬塊,發下去總共要2300億。他批評,國防外交不分朝野,不是現在政府現在要編國防特別預算,你故意不要,就要拿錢發給大家;政府要穩定物價、補助台電,在野黨也故意不要,要拿錢發給大家,沒有必要。

對此,花蓮縣議會國民黨黨團發言人吳建志表示,歷年台電一再虧損不是現在才虧損,累計虧損金額已達3000多億,普發現金是還稅於民,跟台電毫無關係。

此外談到軍人福利時,賴清德希望交通部進一步接洽,給軍人自動升等商務艙,但一番話讓航空業炸鍋,不解實務上要如何操作。交通部則回應,會繼續與航空公司協調,為國軍提供更多貼心、實用的禮遇。

賴清德「團結國家10講」到目前為止已經過四講,場場內容都引發討論。有黨內人士認為,賴清德讓藍白撿到槍,總統府及黨團、黨中央要事後再幫忙解釋總統原意為何,身為國家元首的論述應再更清晰,憂心恐怕為擦邊罷免招致反效果。但黨內也有另一派聲音,認為賴清德此舉反倒激起綠營支持者的凝聚力、讓原本沒關注罷免的人看見國家問題,進而對最後的罷免投票率有正面效果。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