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間書店的書籍只有三萬本,也不強調網路購書,員工亦僅有30名,卻被媒體譽為「絕對是稱冠全加拿大,也可能是整個北美最棒的書店」。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甚至給她「全世界第三棒的書店」的美稱。
這是孟若書店。位於加拿大卑詩省省會維多利亞市(Victoria)的市中心,新古典主義的建築有著宏偉的列柱,典雅的石牆、挑高的拱門,屋簷下斗大的店名Munro’s Books of Victoria。穿越重門進到書店內,挑高7.3米,佔地126坪,空間寬廣令人眼睛一亮。
建築已有百年歷史。建造於1909年,乃是加拿大著名建築師Thomas Hooper所設計,原為銀行之用。左右兩側牆面由三根柱子支撐,羅馬式柱頭承接天花板梁柱。天花板中央為橢圓區塊,四周以井字型方格綴以簡約古典的花紋 – 這是公元2世紀古羅馬艾菲休斯圖書館(library of Ephesus)風格的重現。
除了建築本身,牆上八幅巨大的織錦畫作《四季》是不少遊客前來觀賞的重點。由藝術家Carole Sabiston所創作,左側四幅描繪海上的春夏秋冬;右側四幅呈現山林的四季變化。
古色古香的吊燈和壁燈暖暖地散發昏黃,愛書之人梭巡於木紋已深的書架間。除了各色文學史類書籍、典雅的文具,書店後方有一童書區,顯然該書店兼顧了各年齡的閱讀群眾。
孟若書店之所以名聲顯赫,與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愛麗絲孟若(Alice Munro)有極深的淵源。1931年出生於加拿大東岸安大略省的愛麗絲孟若自小就顯現出文學才華。與第一任先生吉姆孟若(Jim Munro)結婚後定居維多利亞市,即便四個小孩陸續出世(一個於襁褓中夭折),她持續不輟每天堅持寫作。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先生吉姆孟若開始了書店的事業。
圖說:Jim Munro(圖片取自網路)
她的熱愛寫作與先生的文化事業並沒有讓這段婚姻長命百歲。1972年婚姻結束後,愛麗絲孟若搬回安大略省,正式投入作家的職業。結識了第二任丈夫,她更是深入簡出,持續創作不斷。孟若地以短篇小說見長,小說地域性強,主題大多是渥太華(Ottawa)郊區小鎮市井小民的男女情愛、生老病死等生活日常。在孟若書店中有一「愛麗絲孟若專區」,歷年的作品無一遺漏。
孟若夫妻仳離了,書店故事仍然繼續著。1963年開張的書店遲至1984年才搬至現址,2013年慶祝書店的50大壽。隔年,書店主人吉姆孟若將書店無條件轉贈給店內4位資深員工。「我在書店度過了50年美好時光。如果沒有這些認真工作的員工,書店也許無法倖存。」這位頭髮花白的老先生說:「將書店交給他們,是讓書店永續經營最好的方法」。
一般旅行團前往維多利亞觀光,不是看花就是訪港。如果你有機會一訪維市,不妨走一趟孟若書店,一親加拿大在地文學的芳澤。
MUNRO’S BOOKS
Address: 1108 Government Street, Victoria, BC V8W 1Y2
Website: www.munrobooks.com
延伸閱讀:
艾麗絲‧孟若:文學與生命的曖曖光影;閱讀愛麗絲孟若的小說之潮
關於作者:「海馬老爸」
風象星座的雙子男,在45歲那年辭掉外商公司高級主管的工作,移居加拿大和一雙青少年兒子在溫哥華柴米油鹽。就像是海裡專門照顧剛孵出的新生小海馬的公海馬,海馬老爸在溫哥華認真體驗父親的角色,同時記錄在北國這個城市和小孩的互動,生活的酸甜苦辣,品美食喝咖啡,四處遊走的所見所聞。
更多來自加拿大的國外觀察:【海馬老爸的溫哥華日記 部落格//臉書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