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大小
一九八四年冬,我到位於日本神奈川縣的一間化工廠參觀,在工廠的牆壁及參觀走道旁,有一些常見的管理看板和推行品質改善的標語,內容有「品質第一」、「品質就是對客戶的關心」等。走到某一角落,忽然看到一個與其他主題都不同的標語,上面寫著:「你覺得工作空間大小嗎?不,是你的心太小了。」
若干時日以前,國民黨內各路人馬為正副總統候選人選進行激烈造勢鬥爭,相關新聞每天占了報紙的大篇幅。有一天,在報上出現了一整版的大廣告,其中出現了一個變窄拉長的台灣地圖,旁邊的大字寫著:「台灣並沒有變小,是我們的心變小了。」登廣告的是一家台日合資企業。
今天,台灣並沒有變小,但有許多人為了爭取政治資源、經濟利益,抱著槍位子、爭地盤的心態,將台灣人做本省、外省、客家……各種區分,來縮小台灣人的範圍,而使許多在此生活的人覺得自已的生存空間縮小了,對問題的思考空間也隨之縮小。
新竹 陳健邦
一拳打出問題
本屆省市長大選已堰旗息鼓,在激情過後,某些選戰衍生的問題仍不能等閒視之。
其中令人難忘的是,十一月二十七日嘉義市省長公辦政見會上,新黨候選人朱高正,抗議「台下民進黨人士持用大會麥克風」,怒而「揮拳毆打」選委會主持人。
以國內現況而言,選舉期間,公器私用,違反「行政中立」之亂象,可謂比比皆是,「麥克風事件」即為顯例。面對一場壁壘分明的「選舉擂台」,選委會居然甘冒族群對立的危險,讓「警察」、「主持人」、「麥克風」倒向聲勢較大的一方,萬一當時抗議的不是朱高正,而是情緒失控的支持者,後果恐怕不堪設想。試問選委會如何自處?警方如何掌握動怒的會場?公權力「欺善怕惡」的心態,豈能不令人為之捏一把冷汗?
根據檢方的認定,此事選委會「違失」在前,而朱高正「動粗」於後,將來司法正義何日來臨,不得而知,但可確定的是,選舉大戲已曲終人散,遲來的正義,似已無補於受傷害當事人、選舉制度和社會大眾。此正足以說明,「法律無法一面維持秩序,一面實現正義」。
台中 至越
「不患寡,患不均!」
有關老人年金問題,雖然國民黨與一些學者仍提出反對意見,認為會增加稅收、加重納稅人負擔、或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等理由,其實這些理由是強詞奪理。
「不患寡而患不均」是四十年來曾為台灣經濟奇蹟貢獻過心力的退休工人、小商人或下層老人的不滿心聲,因為政府對公教人員及榮民的照顧無微不至,如軍公教人員退休金有一八%利息,使他們沒有後顧之憂。且榮民又領了授田證的八百八十億現款,還月領一萬五千元的生活補助,加上軍公教人員可免繳綜合所得稅,難道這就是我們公平的福利政策?
年輕時奉獻國家的一般老人,老後依靠子女,因此如果有五千元的老人年金,使老人不要依靠子女,而子女也可減輕撫養雙親的負擔,豈不是皆大歡喜嗎?
若怕增加稅收,不如取消軍公教人員與榮民的福利,與一般老人同享五千元年金,使老人福利沒有差別,大家齊頭享受同樣待遇吧!
鄰國日本在財政困難中,去年對老人福利(包括年金及醫藥費)支出增加一三%,難道台灣就不能嗎?
台北 廖風雅
來函
貴刊一0二期(十二月號)人與健康專輯「無國界的流行--傳染病」,文中對於台灣防疫政策有些誤解,現說明如下。
該文第一二0頁「台海戰疫」中,認為「國內衛生單位未定期對大陸的疫情向國人提出預警」。事實上,衛生署每月定期出版「疫情報導」,其中有「國內、外疫情」專欄,介紹國外及大陸地區最新疫情,同時也提供給報社引用,提醒民眾注意;此外,每年定期出版「出國暨赴大陸旅遊健康手冊」,介紹世界各國流行的傳染病及其預防方法。
第一一六頁提到「萊姆病」的致病原,應為螺旋菌而非濾過性病毒。
衛生署預醫所 李敏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