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新警察經營舊管區

張麗容
user

張麗容

1995-01-15

瀏覽數 13,800+

新警察經營舊管區
 

本文出自 1995 / 2月號雜誌 第104期遠見雜誌

以前,德安生活文教基金會企畫助理曾萍萍很討厭警察,尤其是當官的,「總是板著臉很嚴肅,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但是,內湖分司長陳連禎給她的感覺截然不同。「文質彬彬、有禮貌、平易近人、很謙虛、做事情很用心」用了一連串的形容詞,曾萍萍只想表達出自己對他的肯定。

不一樣的分局長,做不一樣的事。

早在台北市長陳水扁提出市政白皮書,大談警察社區化是整頓治安的對策前,陳達禎已經先一步為內湖築起社區警察網路。

當成服務業經營

早上七點十分,內湖金龍路上的碧湖國小旁,年輕警員一面幫導護老師維持上學秩序、指揮交通,一面牽著小朋友的手過馬路。陳連楨也考慮到夜歸女子的安全,只要家住內湖,就可到派出所請警察護送到家。倘若需要提領百萬以上的巨款,在內湖用不著擔心被搶,全副武裝的轄區警察免費當你的終極保鏢。

在區公所、便利商店、超級市場,內湖分局特製的治安快報貼得很醒目,一旦區內有狀況,馬上公布歹徒特徵,提醒民眾自保。

陳連楨有心加強警察與大眾的雙向溝通,決定辦一本社區刊物,去年八月二十日,「治安傳真」創刊號熱騰騰出爐。值得一提的是,從主編、美編、到攝影,「治安傳真」的編輯群全是警察。此外,為了讓民眾更清楚地知道警察可以為你做什麼,今年將全面發行口袋型「為民服務聯繫卡」,希望內湖人手一卡。

而這些都不在原本警察的勤務範圍內。

去年七月七日才上任的陳連禎,短短半年多做了許多事,每一個構想都是警界的第一次。服務警界二十二年,四十五歲的他有一個新腦袋。

「現代警察,應該是服務的警察,警民關係要從父子變咸兄弟。」他回憶小時候住嘉義,警察很有權威,警察局叫衙門,騎車經過警察局門口,都要下來牽車走過去。然而,時代不同了,除了打擊犯罪,陳連楨強調,警察要把老百姓當客戶看,將警察這一行,當成服務業來經營。

分局長的認真,他的部屬最知道。

局裡警員楊萬國很服氣地表示,分局長做事實在,上任第一個月,幾乎以分局為家。以分局為原點,自已出外查勤,主動找里長聊天,與民眾做第一類接觸,「他完全沒有架子」,跟他接觸過的曾萍萍十分佩服。

「民眾的小事就是警察的大事」,一組組長蔡賜進說,分局長經常向部下表明自己的意念。當里長抱怨東湖路並排停車,湖光市場攤販雲集造成行人不便,這些見怪不怪的「小」問題,分局長都當作急件處理。

在警政分局員黃銘儒心中,分局長每件事都站在民眾的立場考慮,只要是與民有關的業務,「要通過分局長那一關真不容易」。黃銘儒畫的內湖區地圖被分局長退稿,理由是「字太小,視力差的人可能看不清楚」。這樣的挑三揀四,只因處處皆有心。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立志要做時代新警察,陳連楨擺脫警察的傳統包袱,多元化耕耘基層,令人耳目一新。

胸有點墨的陳連楨,是德安婦女讀書會的講師,上過「社區婦女與治安」的課後,走在路上,會有人主動跟「老師」打招呼。德安百貨發行的社區刊物「生活調色盤」裡,有個社區交流道的專欄,陳連楨定期寫文章,用實際生活的小例子,呼籲民眾更關心內湖治安。

在外,他是不一樣的分局長;對內,他也是與眾不同的警界長官。

為了聯繫分局內外勤單位的感情,他帶大家到大湖公園拔河。去年八月份開始,要求人事室協助警員做教育訓練,每月固定安排演講活動,曾找過李慶安談「如何紓解壓力」、王化臻講「警民關係」,上個月則是請內湖醫院院長告訴大家「工作、生活與保健」的平衡之道。陳連楨請人來演講的用意,是希望基層員警能多方吸收資訊;因為警察服務的對象,各階層都有,要跟民眾建立關係,先要有話題聊。

向下扎根

十二月十四日,內湖分局史無前例地舉辦警察演講比賽,被找來當評審的民生國小老師蘇蘭驚訝不已,「沒聽說過警察辦演講比賽的」。事實上,這可不是單純的演講比賽,這是新上任的分司長找出人才的方法。

藉由演講比賽,陳連禎挑出口才好的員警,組成犯罪防治宣導團,走入各機關、團體,甚至到小學、幼稚園傳播預防犯罪的常識,以免萬一發生不幸時,不知如何自保。他相信警民關係只要從小扎根,小朋友長大後,自然會是警察的好朋友。

如此盡力推動社區警政,不是沒有原由的。

陳連禎記得在三峽分局服務時,曾有野狗跑進一牙科診所,嚇得發抖的女醫師打電話到派出所、消防隊、環保局,都沒人理她,最後陳連楨幫他解決了問題,一個舉手之勞,讓女醫師感激到現在。

這個經驗讓他體會到,一般民眾在乎的無非是門口水溝不通、上下班途中堵不堵車這類的「小」事。只要你在乎他們的不便,不需破大案,為民服務的成就感更窩心。黑道大哥落網,對多數人而言,只是社會版的頭條新聞罷了。

陳連楨搖搖頭地表示,流氓強盜只是社會的一小群,卻耗用最多的警力資源,因為抓到一個槍擊要犯,就能破格升級,長期經營基層卻無功可記。變質的獎懲制度,讓警察為了爭取績效,可以坐飛機到南部抓通緝犯,卻對轄區百姓的請託無動於衷。

陳連楨相信拒民於千里之外,最後吃虧的仍是警察。當民眾不願站在警察這邊時,花再多的力氣執行勤務,都會事倍功半。

現在,陳連楨帶領內湖進入社區警政時代,他要求每個警察都是民眾麻煩的終結者,重塑互賴互信的警民關係。他的理念,加上部屬的認真,內湖將會早一步成馬台北市最有希望的行政區。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