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客戶,玉明聽得到自己的心跳聲。
臉很熱、喉嚨很乾、胃一陣陣抽痛,連聲音也在發抖,呆立在台上的她前言不對後語,只想趕快逃離現場。從知道要向客戶做簡報的那一刻起,玉明整整擔心了七天。沒想到,惡夢果然成真。
這樣的情景是否似曾相識?
怯場令許多人束手無策。私底下侃侃而談的人,一上台就失常。但在競爭激烈的九0年代,如果不想吃悶虧,演講能力不可缺。因此在現代人的生涯規畫裡,必然少不了說話課。
說話課第一章:不要把聽眾當敵人。沒有人會專程跑來看你出糗,除非你的講題具爭議性,不然多數聽眾都深盼獲得有價值的資訊,而非望著你站在台上結結巴巴不知所云。
事前充分準備
其實,揮別怯場並不難,事前的充分準備將能助你一臂之力。
.預留足夠時間寫講稿,並且重複練習,不要太相信自己即席演講的能力。
演活電影「沈默羔羊」中的吃人醫生,金像獎影帝安東尼霍金斯始終堅持背誦台詞的基本動作,每場戲都讀上二百五十遍。「背熟台詞,臨場才可以揮灑自如,能有即興演出。」他理所當然地表示。
.避免主題零碎分散。
這是報告成功的要訣。參考傑出演講人的基本公式:首先告訴聽眾大綱,接著逐一說明,最後再扼要地點出主題。這樣做?一方面明白自己要說什麼,也讓聽眾清楚地接收你發出的訊息。
如果你要在一小時內談賦稅減免,不要野心太大,一下子談營業稅,然後又扯上綜合所得稅,會搞得聽眾一頭霧水。
.注意儀容。
專業的形象仰賴「外在美」,這並非老生常譚。當你在台上發現有顆鈕鈕鬆掉或領帶沾了污點,再怎麼經驗老到的講者,也會分神。打扮得體,讓人看到你最好的一面,是成功的第一步。
.有備無患,前一天最好穿著演講服正式排練一遍。
不要怕麻煩,拿攝錄影機錄下自己的「彩排」,聽聽自己說話的聲音,注意身體語言,請信得過的朋友幫你打分數。即使只是要見上司爭取加薪,也不可省略這項步驟。
.帶小抄,腦筋當機時可以派上用場。
一上台,先在黑板上把演講要點依次列舉,或濃縮大綱做成卡片,當你「忘了我是誰」時,趕快瞄一眼。
不過,別一開始就低頭看稿,好好發揮你的開場白,創造聽眾對你的好印象,專家指出,最初數分鐘是演講成敗的關鍵。
.不可忽視介紹詞。
介紹詞能搭起演講人與聽眾間的橋梁。為了讓演講有好的開始,你必須與介紹人充分溝通,了解他將如何引導聽眾認識你。必要時,你可以自行撰寫介紹詞,這並不會惹惱主辦單位。
.對緊張有心理準備,並且接受它。
千萬不要向聽眾坦白「我真的很緊張」,這只會讓你更膽怯,聽眾也不會因此同情你。其實,心裡緊張表示你在乎,有時反而是助力。
.不要老往壞處想。
在乎別人的評價常是緊張的原因。你可以安排朋友坐在聽眾席,他們讚賞的眼神能給你安定的力量;或是在陌生的聽眾中搜尋帶著微笑聆聽的人,把自己的注意力鎖定此人,受到鼓勵的你將會愈講愈順。
跳出負面思考
.無須苛求自己一百分
害怕出醜使許多人視演講為畏途臨床心理師哈彌頓博士認為完美主義者有一百分情結,太在意說什麼及如何說,吹毛求疵的結果是讓自己罹患講台恐懼症。
玉明七歲的外甥女可以在七百人的聖誕晚會上泰然自若地獨唱,因為她不知道什麼叫丟臉。
該做的都做了,再來你要強而有力地鼓勵自已。最重要的是,跳出負面思考的陷阱。
「我想加薪,可是老闆絕不會答應。」「我一定會忘詞。」丟掉這些洩氣的想法,開始學習肯定自己,「我一定會做得很好。」「我是最有資格報告這個主題的人。」接著,想像自己的演說贏得滿堂彩,聽眾對你投以欽佩的眼神。
雖然聽起來有點自欺欺人,職業演說人瓊斯再三強調冥想的力量可以「弄假成真」。因為自信心和成功互為因果關係,你如何看待自己決定臨場表現好壞。
除了臨時抱佛腳,平日更要常燒香。
「抓住每個開口講話的機會」,作家里茲(Dorothy Leeds)在她的「有效表達與自我行銷」一書中大聲呼籲那些話在心裡口難開的人,上館子時,自告奮勇點菜,過生日切蛋糕,對著眾人大聲許願。里茲指出,每個人一天至少說話七百次,每一次都是磨練演講術的大好機會,豈能輕易放棄?
不要讓口拙成為你平步青雲的障礙,只要下定決心,你必能克服怯場的恐懼。請記住:每天,都比你所想的,多「說」一點點。
你也能漂亮演講
.開講前三小時不要吃東西、喝酒。空腹才能保持清醒。
.提早到達會場熟悉環境,檢查麥克風等視聽設備,勿讓小意外摧毀整場表現。
.報告時,不要直挺挺地不動,這會使你更緊張。除了聲音,如果能善用手勢,讓身體保持忙碌,你便不會過度憂慮。
.若你不是擅長說笑的人,不要故作幽默,以免畫虎不成反類犬。
.演講時不要忘記規律地呼吸。在小抄上標明符號,提醒自己要深呼吸,這樣不僅能放鬆情緒,也可以讓聲音聽起來從容。
.記得停頓語氣,切忌連珠炮地說個不停,一旦聽眾跟不上你說話的速度,不耐煩會寫在臉上,徒增自己的挫折感。
.小錯誤不是世界末日,能嘲笑自己的缺點,聽眾反而更愛你。
.讓自已看起來信心十足。「自戀文化」(The Culture of Narcissism)一書告訴讀者「沒有比看來成功更成功」,即使有點緊張,也要深埋心底,才能博得聽眾的信任。
(張麗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