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三日選舉揭曉,「台灣之聲」負責人許榮棋從美國打電話回來,用低沈的聲音向台灣的聽眾致謝、道歉,他的妻子林秀卿參選台北市議員落選了。隨後,「台灣之聲」沈寂了好幾天。
「台灣之聲」節目主持人、環保聯盟會長高成炎指出:「台灣之聲」目前正處「往下或往上」的轉捩點。」自許榮棋被捕、交保、出國後,電台呈現停滯狀態,專業性、運動性都不夠,有可能每況愈下;但如果許榮棋回國後,趁選後的新階段重整規畫,也可能再現生機。
無論許榮棋的下一步怎麼走,過去一年他在台灣掀起的風潮,早已留下深遠影響,是瓦解廣電體制的重重一鎚。
今年四十三歲的許榮棋,曾從事建築業與保險業,民國八十年擔任立委許國泰助理時,揭發轟動一時的「華隆案」,也曾成立「打擊特權委員會」,後來參選立委落選。
直到一年前許榮棋成立「台灣之聲」,扭轉了他個人的運道,改寫了台灣電子媒體的歷史,也為台灣的社會運動創出新模式。
電子媒體長期受控制,許榮棋卻拆穿了謊言、破解了積習。譬如,新聞局素來聲稱廣播頻道已滿,許榮棋偏偏就找到了新頻道;新聞局認為成立電台需有五千萬元以上的資本,許榮棋花了一百多萬元買器材,在不到兩坪的簡陋播音室裡即可上陣。自此,各地地下電台紛紛冒出頭來。
放進一絲光線
當體制內電台一板一眼地做節目、過濾內容時,許榮棋喊出「一塊錢就讓你做主人」,觀眾和主持人自然、俚俗甚至魯莽的對話,把call-in炒得火熱。他的熱線經常長驅直入政治人物的辦公室或家中,對方若稍有不慎,就可能捅到蜂窩,招來無數抗議電話;面對這種史無前例的群眾壓力,有些官員乾脆推說正在開會、或佯稱是工友。
「執政者以前在暗房裡製造照片,許榮棋開了一道天窗,放了一絲光線進來,令執政者害怕。」小說家吳錦發如此形容「許榮棋現象」。
近年台灣的社會運動漸趨低迷,「許榮棋效應」卻是個異數。他手握一支麥克風,在計程車司機間呼風喚雨,動員了「向財政部拜年」、「包圍國民黨中央黨部」、「法院拘提司機護駕」、「三十二小時機場抗爭」等群眾運動,電台也幾度被抄又立即復台,蔚為奇觀。
「許榮棋效應」留下了長遠影響。八月三十一日,「台灣之聲」第三度被抄台,群眾包圍板橋地檢署;就在同一天,新聞局宣布「全面開放廣播頻道」,也降低了資本額的門檻。而在許榮棋凝聚的計程車司機壓力下,計程車的靠行制度也開始鬆動,政府已在研擬一套開放個人車牌的辦法,並將司機與車行間的權利義務一併解決。
「廣電彌賽亞」、「現代廖添丁」、「國民黨終結者」,昔日小卒已成傳奇英雄。但是,許榮棋動員群眾所引發的激烈衝突,以及後來間接導致的「八0一流血事件」,使他與暴力連結。而他究竟真是爭取「百分之百言論自由」的鬥士,或摻有個人、錢與權的慾望,一直備受爭議。
「台灣之聲」的未來如何呢?「我是過來人,看得很清楚,衝開以後,電台的功能就沒了。」許榮棋說,「當年黨外雜誌蓬勃發展,但等到報禁解除後,還不是死路一條?」也因此,他不準備依法提出申請。
命運未卜
在「台灣之聲」主持軍事節目的張友驊透露,十月底許榮棋交保出獄後,為避開選舉而赴美,並爭取旅美台灣同鄉的支持。在台僑的協助下,他已會見美國總統柯林頓夫人希拉蕊,也有可能見到柯林頓。許榮棋並將台灣言論自由的現況提供給美國國務院人權小組,「明年的人權調查報告就會有我們的資料了,我們也多了一層保護。」也有官司在身的張友驊說。
目前有八個案子纏身的許榮棋,回國後命運未卜。但是,當人們回顧年來風起雲湧的廣電革命時,耳畔一定會響起許榮棋那聲「台灣之聲,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