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洪秀柱、郝龍斌、吳敦義、韓國瑜宣布參選中國國民黨黨主席之後,詹啟賢是最晚的起步者。不過,他卻一如本性的低調、從容。
他在1月23日早上的參選記者會,少了政治人物擅長造勢的熱鬧場面,連同致詞及媒體提問,還不到50分鐘就結束。
記者會開始前,播放了詹啟賢好友蘇文禎的一段談話:2003年SARS期間,詹啟賢施救一位病患,當時正是人人自危的狀態,他竟然口對口進行人工呼吸及CPR急救,讓在一旁的人都看傻了眼。
「他認為是對的事情,就會義無反顧去做,」蘇文禎說,他不像民意代表今天可以哭,明天可以笑,他不會說假話。
記者會中,最重量級的支持者就是前副總統蕭萬長,近幾年因為身體關係,鮮少出現公開場合的他,竟然為了詹啟賢,寒流來襲,仍蒞臨現場支持。
兩個相識20年的老友,結緣於1997年。當時擔任行政院長的蕭萬長正在尋找合適人才組閣,邀請詹啟賢擔任衛生署署長(衛福部長前身),他毫不猶豫就放棄美國國籍,返國展開公務生涯。
在蕭萬長眼中,詹啟賢是一個有情有義、有能力解決問題的幹才。例如1989年,他接手虧損的奇美醫院,很快就讓奇美轉虧為盈;2007年當國光生技面臨破產之際,他也臨危授命擔任董事長,讓國光生技於2012年順利上市。
如同記者會講台背板上,三個大大的字:能革者。詹啟賢將自己定位為:有能力改革的人。
他坦承決定參選是近幾天的事。連記者會的新聞稿都沒有準備電子檔,競選團隊也正在籌組當中,「這樣捉襟見肘,可以知道我真的是最近才決定,」詹啟賢回應媒體追問過去都沒有想過要選主席嗎?
會決定想要參選,起因於2016年12月,他赴美休假參訪時,重新檢視了世界的局勢、兩岸關係、同時審視中華民國以及中國國民黨,還有最重要的是,在這變化萬端的世界裡,「我們可以做什麼?從哪裡開始做起?完全是自己的信念,才決定參選,」他說。
詹啟賢說,民進黨政府不斷挑動仇恨對立,在野政黨中,唯有國民黨有治國經驗與執政能力,因此必須從國民黨開始做起,然而國民黨又陷入分裂危機,參選議論不是針對方針,而是這個派系,那個小團體,在不斷切割算計中,國民黨甚至遺忘自己的方向與責任。
他直指國民黨當前的問題,包括選後團結、財務處理、組織改造、人員精實、世代交替、2018、2020的勝選,都需要黨主席承擔與面對。以及與台灣社會連結,獲得民眾的信賴,進而共同為台灣的生存,發展一條可長可久的光明大道。
詹啟賢強調,「國民黨不怕沒有黨產,我們最大的資產,是創建了中華民國,維護民主自由;崇高的理想,為國家犧牲奉獻」,還有台灣的民主政治和經濟發展,不能沒有國民黨繼續積極參與。
面對2020總統大選的人選問題,詹啟賢沒有政治人物遮掩與扭捏的態度,他坦承任何政黨最終目標就是執政,建設國家、造福民眾,一定要找出最優質勝選的人選,按照既有機制提名,「我沒有排除自己,因為世事變化很快,如果最後認為必須要我承擔,我一定會承擔,如果要我當抬轎人,我也會做好抬轎的事情,」他說,終結仇恨,回歸人性,找回台灣最美風景,唯有政權再輪替。
詹啟賢自認自己沒有所謂的基本盤、沒有招募新黨員,起步又晚,競選黨主席不容易,「但相信起步晚不是問題,沒有大格局,大胸襟,才是問題。跑得快慢不是問題,跑對方向才是關鍵,」他進一步說,我沒有包袱,讓我們改變國民黨,改變台灣,從現在開始。
如無其他候選人出現,詹啟賢確定是最晚起步的黨主席參選人,首要挑戰就是要通過3%的黨員連署門檻。而這場五強爭霸的龜兔賽跑,最終誰將成為新的黨主席?各界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