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從零開始,每一步都是養分
在距離台北中心不遠處的一個小漁港——基隆外木山,有一群人,雖然不是本地人,但卻正在為這片小土地,盡一份最大的心力。奧斯卡並非一開始就從事社區營造,他的第一份工作,也就是第一次的從零開始,是經營一家複合式咖啡廳,這是現在多少年輕人夢想要做的事,不過他卻道出了這段將近10年的艱辛故事。「曾經很慘啊,一天的營業額只有800塊。」因為這間咖啡廳的收入,是關係到整個家,所以再怎麼樣也不能輕言放棄,咬著牙也得撐下去。
「有一次我兩萬塊的房租付不出來,信用卡也都刷爆了,我只好再去銀行辦一張卡借,沒想到後來銀行打給我,說評估了之後,只能給我一萬」那剩下的一萬怎麼辦?「就只能跟親戚朋友先湊一湊囉!」好不容易撐過了那段辛苦,卻因為長時間的勞累,傷了身子,那段期間有時候奧斯卡必須一個人顧店,在外場點完餐後,馬上進內場料理,身體狀況每下愈況,為了把持健康,奧斯卡決定先停下來,讓自己好好沈澱與休息。
沒有一條路是白走,轉個彎又是晴天
但是日子還是要過,於是他第二次的從零開始,決定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因為之前待過餐廳,練就一身好手藝,可以經營部落格分享食譜與經驗,而後還成為專欄作家、出了書,更有商演活動的邀約,讓他看似又找到了美好平衡的生活。「But!」奧斯卡打斷了他的話語,「人生就是有很多的 But」一些不可避免的原因,以至於他必須放下所有,捨棄掉經營起來的種種。
偶然間踏入外木山這個地方,他便和著一群人,駐足於此,扎根努力經營在地,第三次的從零開始,他選定做社區營造。
用心投入,感受在地
為什麼選在基隆?「都會地區的社區營造不論人力、資源方面都相對豐富且多元,已經有很多人在努力,也做得很好,所以我們想把資源帶到能量比較不足的地區」奧斯卡如此說道。他們投身改造舊屋、運用巧思讓大家能藉由參與活動踏進外木山、感受當地氣息、享受美食美景。但是這中間經歷了很多的努力,才能這麼繼續做下去的。
「外地人來這邊想要做什麼?」當地的居民一定很不解,這些人到底來這邊想要做什麼?對外地人的他們來說,想要投入這裡,不是你想就可以的,必須花時間與居民溝通,實際動手做了,他們才能看見你的真心,慢慢接受、相信你。
「我們在改造老屋時,經過的阿姨會問我們在幹嘛,鼓勵我們,甚至有一次早上,看到門口放了一箱飲料,不知道是誰放的」他們一定是想要支持你們,為這片土地所做的一切吧!甚至連英國最年輕的透納獎得主Assemble都來到外木山拜訪,看看他們翻修的老屋,經營的村落。
是分享更是傳承,只要別忘了悠遊在世界
「在外木山那邊,他們有一種編織草鞋的手藝,可是這個技術現在只剩下老人家才會了」奧斯卡希望將這項技術能傳承下去,因為這不僅僅是門技術,有著更深層的文化蘊含,所以他們召集年輕人們來到此,透過體驗當地的活動來將編織草鞋推廣出去。
既然位於基隆的漁港邊,當然要將這項天然資源發揚,為了讓來到外木山的人們,能親口品嚐剛捕捉起的新鮮海產,推動了「港邊餐桌」的活動,來自各地的旅人,在一個晚上相聚在此,彼此交換著自己的故事,享用來自大海的鮮美,而他們會一直讓這份美好繼續下去。
「這世界,就像一座遊樂園,我們小時候都知道,只是長大後都忘了」最後,奧斯卡引用這句電影的台詞做結束。是呀!只是我們長大後都忘記,這世界其實就像座遊樂園,盡興地玩,才是我們的天賦。
交點故事人:郭雅竺
遊走在感性與理性之間,執著於圖像與文字,盼能成為善良的浪人。
專欄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