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中國的突飛猛進 有何值得參考之處?

【每週讀好書】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6-11-16

瀏覽數 16,000+

中國的突飛猛進 有何值得參考之處?
 

本週推薦好書:《中國為什麼有前途》/天下文化出版羅振宇

書籍介紹:中國會不會有前途?這不是一個政治問題,而是和地球上此刻所有活著的人,都命運攸關的問題。羅振宇理性分析、樂觀預測:「未來二十年,中國經濟會一路向好,達到我們今天完全沒有辦法想像的高度。」

書摘搶先看:

「希望美國政府變成中國政府」

中國會不會有前途?這個問題不僅中國人關心,全世界人民都關心。這可不是個政治話題,而是和地球上此時此刻所有活著的人命運攸關的話題,尤其攸關我們中國人。

我們關心的是,每一個活在這個領土上的中國人,對自己未來的成敗利鈍,要把握住什麼樣的機會?這個國家會把我們的命運帶向何方?這是基本的坐標系問題。所以,只要你是一個中國人,只要你在讀書,在思考,這就是你心中排遣不去的問題。

全世界人民都關心這個問題。前幾年,《紐約時報》的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Friedman)寫了一本著名的書,叫《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 )。佛里曼這個人很有思想,他曾經在臺灣做了一次演講,說如果再過幾百年,我們回頭來看二十一世紀前十年人類的歷史,會發現 「九一一」事件、歐巴馬上台等都是浮雲,都不重要。這十年真正重要的歷史事件只有一個,那就是中國政府決定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然後他說,美國政府真要命,民主、共和兩黨為是否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吵不停。有什麼好吵的呢?有眼光、有戰略高度的政治家馬上就可以確定,美國人也要走這條路。但是,美國政府就是定不下來,「我真希望有一天美國政府能變成中國政府,趕緊把持續發展的決策定下來。」

全場人目瞪口呆、鴉雀無聲,都在聽他下面怎麼講。佛里曼說,當然,把這個決策定下來後,還得趕緊變回美國政府。

從這次演講當中,我們就能看出美國公共知識份子的一種心態:世界上崛起了一個國家,我們不喜歡它,也不認同它,但是它有時候真的很有效,所以真心希望有一天我們能變成那樣,把它有效的部分也利用一下,中為洋用,然後再變回來。

中國經濟會好到我們不敢相信的程度

這體現了西方公共知識份子的一個矛盾心態,他們面對這個國家,既厭惡又羡慕。中國人也一樣。我還記得前幾年去美國,有一個人十年前就斷言中國不行了,覺得自己得移民。移民到美國後,他其實混得很一般。一旦國內來人,他就問:「中國現在怎麼樣了?新聞我是不敢信的,我問問你們,中國怎麼樣?」我們就說很好啊!蒸蒸日上。他就很失落,很沮喪,因為這跟他十年前的判斷不一樣,跟他用生命和全部家當賭上去的那個方向不一致,所以他的後半生也夠悲慘的,天天在美國、在自己的別墅裡,盼著傳來祖國不好了的消息。

我還記得在一個企業家論壇上,大家都在抱怨現在生意不好做,企業的發展環境不好。然後我的朋友、主持人袁岳就蹦上臺說:「這個現場彌漫著一種很奇怪的氛圍,大家一邊在抱怨生意不好做,一邊卻拚命在投資、在做生意。所有的生意人都是對未來看好才會去投資、做生意的吧!誰要是覺得這個國家快完蛋了,就會馬上把錢換成金戒指跑路了,可你們還在做生意,這說明你們的判斷和你們的行為是完全相反的。」

中國這個大國妙就妙在這兒,複雜也就複雜在這兒,因為它太大,我們能看到的現象太多,它折射給我們的那些面相太多元、太豐富,所以就看你信什麼。

「羅輯思維」要得出自己的結論。這個結論就是,我預測未來二十年內,中國經濟會好到我們不敢相信的程度。什麼叫不敢相信的程度?你倒下帶,三十年前中國人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我們今天會是這樣一幅生活光景,這就叫好到不敢相信的程度。換句話說,我認為,未來二十年中國經濟會一路向好,二十年之後會達到今天完全沒有辦法想像的高度。我是中國經濟的鐵桿樂觀派。

為什麼這麼說?這個觀點是我畫線畫出來的嗎?有一派傻帽經濟學家就這麼畫線,他們告訴我們,過去三十年我們每年徵糧一○%,延長到二十年後就會達到一個高度,所以我們很好—這叫傻帽兒。真正有眼光、有格局、有戰略高度的經濟學家,一定會回到一個詞—「現有格局」。

 

什麼叫中國經濟有前途?前途指的是我們能夠改造或者顛覆現有的國際經濟格局,否則就變成了一個沒有阻力的真空,我們自己走上康莊大道,一路往前狂奔就可以了—實際上哪有那麼容易?每一步我們都是在束縛之下往前走出的,這個束縛就是美國人在二次大戰後已經維持了七十年、已經熟透了的一套捆綁體系,我們中國人就被捆綁在這個體系的某一個位置上。

要想搞清楚這個體系,我給大家推薦一本書 —《中國為什麼有前途》,它的作者叫翟東升,是中國人民大學的一位老師。這本書是相關主題的著作當中,框架最簡潔,但是論述最深刻的一本書。其中我重點推薦第一章,它能幫我們理清很多似是而非的框架,比方說,現在國際經濟到底是一個什麼格局?按美國人的說法,就是自由貿易、全球經濟一體化,也就是所謂「全球化進程」。可是,「自由」這個詞能夠解釋我們的現狀嗎?不能,這本書告訴你,現在全球經濟實際上是一個噴泉。

這個噴泉是怎麼噴的呢?且不說複雜的,就說中美兩國。中國在噴泉下面,美國在上面。第一點,中國人生產東西,然後賣給美國人。中國經濟的對外依存度很高,主要依存對象就是美國市場,江浙一帶很多工廠生產了東西賣到美國市場,讓美國消費者來買,買完之後要付錢,付的是美國中央銀行聯邦儲備局印的美鈔。這些綠票子到了中國人手裡,中國人覺得這錢好燙手啊!擱在手裡也沒有好的投資管道,怎麼辦?再存到美國的銀行。美國再發行各種金融產品,把這筆資本反過來投資到中國。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大家清楚了吧!裡外都是美國人賺。我們造的東西給他們用,他們付給我們的錢是他們印的,他們印的錢回頭我們還存在他們那兒。所以經濟學上就有一個詞叫「鑄幣稅」,這個鑄幣稅跟其他稅都不一樣,其他的稅只能收自己國民的,可是鑄幣稅不同。美國人依靠自己強大的經濟、文化、軍事後盾,可以向全球發行美鈔。現在美鈔連印刷成本都省了,在鍵盤上敲幾個字,錢從硬碟的一個區換到另外一個區,就完成了一筆大交易,然後就可以免費地、無償地佔有中國人的勞動了。

郎咸平教授經常講一個例子,芭比娃娃在美國市場賣十美金,但是中國人生產出芭比娃娃賣給美國的經銷商,只能得到一美金,這意味著,在全球的產業鏈裡面,我們才占一○%,剩下的錢全讓美國人賺了。

如果這套理論你聽著還有點迷糊,那我再給你舉個例子。十幾年前,房地產商在勸我們貸款買房的時候,講過一個美國老太太和中國老太太的故事。美國老太太怎麼活?她年紀輕輕就貸款買了一套房,臨死前一天把貸款還完了,但是她住了一輩子的房。中國老太太不行,她拚命攢錢,在臨死前一天才湊足了買房的錢,買了一套房,一天沒住就死了。所以房地產商告訴我們,聰明人都得按美國老太太那套活法過。

經過房地產商十幾年的諄諄教導,中國人也接受這套玩法了。但是不知道你從中琢磨出什麼沒有,凡有一個美國老太太,就必須有一個中國老太太。如果全世界人民都按美國老太太的活法,貸款借錢,誰借給你?總有一些傻帽兒天天只幹活兒不消費,勒緊褲腰帶把錢借給你,富人借了這筆錢開始花天酒地,然後又用自己想的各種招,把錢還給窮人。所以,當美國老太太在壁爐前安詳地摸著孫子的頭講故事的時候,總有一個中國老太太汗流浹背地舉著槓鈴在她身後站著。

所以,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選擇美國老太太的活法,你在國際經濟格局當中的位置,決定了你的活法,這就是中國和美國之間的關係。所以中國有前途的前提是,美國這套玩法要解體。請問這有可能嗎?當然很難,美國人也不是吃乾飯的,美國可是世界精英薈萃之地,是一個強大而有創造性的國家。他們用戰後的七十年和冷戰之後的二十年,處心積慮地打造了這樣一個體系,一個金鐘罩、鐵布衫,能輕易被你破掉嗎?不容易

美國第一個罩門:陷入產業空心化

但是,我堅信世界上有一個東西叫辯證法,所有東西有生必有死,有興必有衰,有盛世必有衰亡。美國這一套東西,不過才玩了七十多年,還沒到一個世紀呢!這在人類歷史的漫漫長河中不過是一朵浪花,這朵浪花有翻起的時候,就有落下的時候。辯證法決定了這套玩法遲早會玩不下去。

但是問題來了,美國人這一套金鐘罩、鐵布衫的罩門在哪兒?根據翟東升先生的分析,罩門有兩個。

第一個罩門,美國人這套玩法其實也是一個詛咒,他們可以用一個花招佔用別人的無償勞動,輕易就能掙到錢,那麼那些苦活兒、累活兒、髒活兒,那些很難掙的錢,他們就不會掙。換句話說,美國一定會陷入一種叫產業空心化的狀態。其實,這一點已經出現了。美國的底特律,原來那麼紅火的汽車城,現在蕭條成什麼樣子?就是因為再要美國人撅腚哈腰辛苦幹活,他們覺得不過癮了,就這麼簡單。

所以他們製造財富的基礎是不斷被掏空的,這是美國的一大罩門,現在已經呈現出一些苗頭。

─ 摘自《中國為什麼有前途》第一章

(圖片提供:天下文化;瞭解更多本書,請上天下文化官網查詢。)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