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有風險才有進步,金融監管不妨「摸石過河」

專題論壇三〉創新經濟與風險管理

林讓均
user

林讓均

2016-11-02

瀏覽數 17,550+

有風險才有進步,金融監管不妨「摸石過河」
 

(圖說:由左至右依序為香港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洪為民、TNG(Asia)公司創始人暨執行長江慶恩、財政部政務次長蘇建榮、臺灣董事學會理事長許士軍

數位浪潮席捲全球,科技與金融的結合,顛覆傳統經濟面貌,但FinTech創新也常伴隨意想不到的風險。

創新經濟下,該如何管理風險?2016年第14屆「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的第三場專題論壇「創新經濟與風險管理」,由臺灣董事學會理事長許士軍主持,邀請財政部政務次長蘇建榮、TNG(Asia)公司創始人暨執行長江慶恩、香港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洪為民,共同探討此一課題。

有風險才有進步,金融監管不妨「摸石過河」_img_1

蘇建榮:搭配四大關鍵技術 培養金融專才

對金融創新有長期觀察、也擔任金融安定基金執行秘書的蘇建榮,首先破題「金融科技」(FinTech)並非單純的金融服務網路化,必須與網路科技多方連結。而台灣因具有良好的網路基礎、創新精神與金融產業,因此發展金融科技有其優勢。

他歸納,台灣的金融科技發展可分幾個階段,第一段是在2000~2005年,台灣在亞洲中,網路銀行的使用率最高,也在這階段就發展出很大的電子商務市場,但可惜優勢無法延續,像是第三方支付等新服務沒有趁機發展。第二段是FinTech 2.0時代,2005~2015年政府開始面對問題、做規劃;第三段是2015年之後,電子支付、群眾募資的相關法規出爐,台灣金融業也進入金融科技的戰國時代,很多金融機構紛紛成立數位金融服務處,連公股銀行都開始著重創新。

蘇建榮說,好的金融科技必須搭配四大關鍵技術,包括「雲端」「大數據」「物聯網」與「區塊鏈」,此外還須培養更多金融專才、軟體開發能力。關於風險,他則認為,創新是未來國家發展的重要依據,要有必要的法規監理,但法規要跟上產業的發展,太緊或太鬆都不是好現象。

有風險才有進步,金融監管不妨「摸石過河」_img_2

江慶恩:沒銀行帳戶,是電子支付目標

TNG(Asia)公司創始人暨執行長江慶恩,2013年創立TNG,至今已有超過5%的香港人正在使用TNG的錢包,上個月增加為12個錢包、在13個國家落地。

「全球有超過50%的人是沒有銀行戶頭的!」對本身是馬來西亞人的江慶恩來說,不暢達的金融服務就是電子支付的最大機會點,例如印尼、菲律賓等地,有些地方甚至八成的人口沒有銀行戶頭,未來這些開不了帳戶的人,都會轉到電子錢包。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他指出,有些電子錢包是「假」的,例如易付卡只是電子貨幣、像是ApplePay、Samsung Pay等手機支付則只算得上是信用卡的替代機制,但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因為可以與銀行、個人(P2P)即時轉帳。

話鋒一轉,他表示,支付寶與微信支付在中國有獨占優勢,但卻還未跨出國際。「但TNG已經在13個國家落地,它們有的功能我們也有,」江慶恩說,只要有手機號碼,15秒就能開通一個電子錢包帳號,像是TNG錢包就能即時國際跨境轉帳、提款,而且免手續費,光是這點就顛覆金融傳統,因此找不到銀行願意合作。

這逼得江慶恩只好與早餐店、便利店等通路合作,將之變成他們的分行,消費者只要電子錢包有錢,就能把錢提出來,且全年無休。

談到風險,他提及在香港,只要電子錢包餘額低於3000港幣,就不須監管,量若超過就登記、掃描一下身分證;還想把額度提高,就面對面登記身分。他認為,金融創新要成功,關鍵在於「如何建立下一代的全球數位金融網絡」,並呼籲社會要進步,用戶、商家都要能接受新的方式,「無現金時代已來臨,台灣開始準備了嗎?」

有風險才有進步,金融監管不妨「摸石過河」_img_3

洪為民:政府監管要重視透明度

說自己是在創新企業背後助威的「香港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洪為民,表示創新永遠有風險,主要是兩種風險,一個是顛覆自己、一個是對公眾的風險。

他觀察,政府常常站在家長的角度,要「保護」消費者,但政府不會比業界或消費者更懂,因此政府不要不懂裝懂,監管應該要有透明度,妥善揭露資訊,並相信每人都是「自由經濟人」,不管是投資者或投機者,都會有能力去判斷風險。

「法律永遠是主流價值觀的延後反映,立法要10~15年,不該用過去的架構來看現在與未來!」洪為民舉例,中國大陸之所以「互聯網金融」發展腳步比較快,就是因為「摸著石頭過河」的監管模式,讓業者先做、再逐步補強法規,這種作法不見得能扶植業者長成大樹,但至少能讓創意發芽。

他提醒,政府一定要回頭檢視「立這個法是要保護誰?」去省思這個風險還存在嗎?在新經濟下是否有另一個風險要去防護?他說,人類社會的進步從來都是從風險來的,大家都害怕風險的話就不會進步!

許士軍則建議,對於金融創新,政府應走到「負面表列」、該管才管,「但這需要很大的勇氣去做。」

有風險才有進步,金融監管不妨「摸石過河」_img_4

延伸閱讀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數位專題

科技股入場須知 一次掌握市場動態

科技股投資日益成為趨勢,投資人瞭解市場動態成關鍵。近日《黃仁勳傳》作者史帝芬・維特訪台,在與張善政的對談中揭示輝達在桃園建立新總部如何彰顯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的地位,與旺宏電子吳敏求一同解析台灣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