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簡漢生替換理論

厲以壯
user

厲以壯

1994-06-15

瀏覽數 20,350+

簡漢生替換理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4 / 7月號雜誌 全球頂尖華人系列報導:馬友友

在戒嚴時期,國民黨文工會可說是叱吒風雲,所有的傳播媒體都要接受文工會的指令。但隨著解嚴、黨禁報禁開放,一波波改革浪潮興起,文工會的角色和地位不得不改弦更張。

最近幾波國民黨人事異動,台北市黨部主委簡漢生調升文工會主任;雖然一般觀察家認為,這次調動只是再一次驗證層峰用人不按牌理出牌的慣例;一位資深黨工卻相信,這個人事任命代表國民黨在文化工作上的自我定位有了很大的變化。

過去擔任文工會主任一職的人,大都與新聞傳播界關係密切,而非出自地方黨工,例如現任省府主席宋楚瑜,和國民黨副秘書長祝基瀅。而以往國民黨把新聞、傳播、學術視為文化工作的重點,可由文工會傳統的組織架構中看出梗概。

轉變工作重點

時移勢轉,資深國民黨黨工觀測,未來文工會可能改變為以輔選文宣及形象包裝為重點,才會調升地方黨部主委執掌文工會。知情人士也指證,數位黨中央核心人士對過去傾向「學院派」的文化工作及競選文宣頗有微詞,這類消息傳出不只一次,或許正是黨的文工策略改變的徵兆。

簡漢生十一年的政治生涯中,每次接任新職,各界對他的評價都是毀譽兩極,而他自己則常以過去南北闖蕩美洲大陸的探險經驗作比喻:「每一個新的工作對我都是挑戰。」

在旁人眼中,簡漢生是一個精力充沛的人,他自己對這些性質千差萬別、內容變化多端的職務更是信心滿滿。從最初擔任立法委員時期,他就積極參與外交委員會,同時因為職務關聯以及他多聲帶的外語能力,也和外交部及國民黨海工會往來密切。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國民黨中央發布簡漢生接任原由吳敦義擔任的台北市黨部主委時,台北市基層黨工曾強烈質疑,許多人說他是外行領導內行;媒體甚至直言,簡漢生是「一張白紙」,根本不曾接觸基層黨務。 雖然簡漢生過去毫無輔選經驗,但上任後,在里長及二屆立委的選戰中確都曾為國民黨創下佳績。

除戰績外,同濟認為,簡漢生出線接掌文工會重任,是因為他的外交和語言才能受到李登輝主席賞識。簡漢生自己也曾私下向友人表示,他在立委時期的表現和提案,「受到李先生的青睞」。

但也有人質疑簡漢生的政治態度;早期他是「愛盟」大將,七十九年國民黨內流派矛盾尖銳化時,卻與非主流陣營的新連線發生口角衝突。某些非主流人士甚至認為,簡漢生的行為與變節無異。在數次選舉提名作業期間,簡漢生的提名原則倍受爭議,操守與私德也成為流言話題。

在民進黨眼中,過去國民黨一向用抹黑的方式打選舉文宣戰,文宣部主任陳芳明批評:國民黨還沒有進入政黨政治的文宣型態。許多傳播界和廣告界的人士也表示,電視政黨競選廣告開放以來,國民黨的表現總是輸給民進黨。

背負爭議的簡漢生與文工會,要如何自我轉型,期使外界的印象改觀呢?

簡漢生自許,文化工作的最終目的在凝聚共識,他希望未來所有中國人能在自由發展的空間裡,對世界文化產生貢獻。因此他要突破文工會傳統四個組的框架。

以地方黨部輔選的經驗,簡漢生指出,文宣理論講得太多民眾反而弄不懂,「我的文宣原則只有五句話:得懂、聽得進、信得過、做得到、送得出」。除了文宣,簡漢生還強調面對面的溝通。談及未來仕途,他則表示要努力培養自己的能力,每天觀察別人表現,也要掂掂自己的「斤兩」,提高自已的「level」(層次)。

簡漢生曾帶著探險的精神在美國和巴西闖天下,回台十餘年,顯然始終保持著探險精神。如今他肩負國民黨的文宣重任,能否在選戰中為國民黨扳回顏面,恐怕是今後最大的考驗。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