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樂觀面對農損!荖葉農:天災是上天給我們的考驗

不易種植、不好照顧,更何況遇到颱風

魯皓平
user

魯皓平

2016-07-11

瀏覽數 75,500+

樂觀面對農損!荖葉農:天災是上天給我們的考驗
 

在這次台東尼伯特造成的7億農損背後,一般最為民眾所知的,除了釋迦、香蕉、木瓜等水果之外,荖葉的災情其實也頗為慘重,它是台東知名的經濟作物,在國外除了製作藥材、芳香油外,台灣還經常被用來作為食用檳榔時的配料。

荖葉,學名Piper betle,是一種胡椒科的藤本植物,由於種植不易,不能承受過多的日照與雨淋,農民們會在荖葉田中架設黑色棚網,一來能防風吹曝曬,二來也能多少避免病蟲害,看他們仔細照顧每株幼苗的用心,就彷彿對孩子那般呵護。

從事荖葉種植已經25年的黃美玉,是阿美族與卑南族混血的原住民,在黝黑的皮膚下,絲毫無法掩蓋她那樂天開朗地笑容,和她聊天,彷彿也能被那磁性魅力渲染──完全無法想像,我第一次跟她見面時,是在農民與縣府申請補助的排隊人潮中。

明明面對嚴重損失、明明重建工作還有好一段路沒有完成,但樂觀的她,直說,「天災,就是老天爺給我們的考驗。」

樂觀面對農損!荖葉農:天災是上天給我們的考驗_img_1

黃美玉的農舍也被大雨砸了個大洞

出生於民國49年的黃美玉,77年就開始釋迦種植,82年全面改種荖葉,至今從未間斷,她說,荖葉並不好種,簡直比嬰兒還難養,太濕不行、太乾不行、病蟲害又多、葉子容易受損,早年更是十分依賴農藥,「後來農藥噴太多對健康也有影響,決定開始採用比較自然的方式。」

黃美玉笑說,現在她會用米酒、胡椒粉、辣椒粉等天然、有刺激性的食物來調配天然除蟲劑,撒在土壤根部,一天至少要花6個小時在農田上,夏天更是早上4點就出門,9點多回家,下午3點再開始弄到天黑。

黃美玉與先生余鼎凰、表妹楊美鈴、妹夫沈良富四人都是種植多年的荖葉農,沈良富說,荖葉照顧非常辛苦,特別是夏天,要窩在完全不透氣的悶熱棚架內非常難受,「做個一小時,就要往外面透氣,不然肯定會昏倒在內,」也因為種植不易,他的孩子們也沒有接手的計畫,夫妻倆打算做多久、算多久。

樂觀面對農損!荖葉農:天災是上天給我們的考驗_img_2

颱風來臨之前,他們四人就以如臨大敵的態勢開始做防颱準備,包含補網、拉繩、綁鐵線,只希望風雨不要吹落棚架,避免葉子受損,但實際的情況卻令人難堪。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楊美鈴說,她在颱風那天半夜,就嚇到完全無法入睡,清晨6點就冒著風雨趕快衝到荖葉田,但隨著映入眼簾的,是嚴重泡水、斷枝、倒塌、崩落的植物與棚架,看的多年的種植成果完全付諸流水,她當場腿軟、痛哭,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荖葉的經濟價值,在於葉面完好無損、沒有破裂、曬痕水痕,但一場颱風,卻讓田內80%的荖葉株幾近死亡,唯一的重建方式,就是先把殘存的盡快救回,接著再慢慢花2年的時間重新種植。

樂觀面對農損!荖葉農:天災是上天給我們的考驗_img_3

雖然有人建議他們,因為荖葉畢竟是搭配檳榔用,對人體較不健康,也許可利用這次機會改種別的作物,但沈良富說,「20幾年來我們都種這個,也只會這個技術,又怎麼是能說改就改的呢?」

他指著一顆顆已經斷裂的荖葉,示範正確的採集方式,眼神中露出無奈、悲痛難過的神情,更直說,「這批倒掉的荖葉,已經無法賣出,等於今年不會再有收入,加上棚架的成本、人力支出,損失超過50餘萬,我活了50幾歲,從來沒有遇過這樣的誇張颱風。」

樂觀面對農損!荖葉農:天災是上天給我們的考驗_img_4

不過,樂觀的黃美玉,直說,人們應該更尊重大自然的力量,「平安就好、不怨天尤人,至少我們的命還在,這是老天爺給自己的考驗,下次再多做一點,把失去的補回來,才是最重要的事。」

也許,農損雖然心痛,但能夠利用機會再次站起,任何人都會有東山再起的一天。

樂觀面對農損!荖葉農:天災是上天給我們的考驗_img_5

荖葉是包檳榔的必備葉子,因氣候土壤之故,台東是台灣的主要產區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