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如何建立工研團隊?

沙晉康
user

沙晉康

1994-01-15

瀏覽數 12,650+

如何建立工研團隊?
 

本文出自 1994 / 2月號雜誌 第092期遠見雜誌

近年來我們的經濟迅速發展,社會安定,科技研究受到政府大力支持,學術研究與工業研究均有相當的發展。尤其政府對學術研究的支持,使得國內許多學門均已達到國際水準。然而在工業研究方面,因以中小企業為主,一直未能建立優秀的工業研究團隊及環境。

一般人可能認為都是科技研究工作,為什麼要分學術與工業?其實,科學及工程上的學術研究與工業研究之任務及目標,基本上不太相同。

學術研究基本上是在學府中進行,探討科學中之新知識,講求的是學理上的創新,並追求新發現與新見解,使人類對科學的瞭解一點一滴日漸增加,同時也可進一步探討這些新發現可能的實際應用。學生(尤其是研究生)參與這種嚴謹的學術研究工作,可學習到做研究的基本技巧與方法,培養創新的能力與正確的研究態度,在畢業以後方可一展長才,進人學術界或工業界服務。

而在另一方面,工業研究大多是在公司中進行,基本上是根據公司的營業項目及過去累積的經驗而訂有一定的目標。因此,工業研究為任務或目標導向,個人興趣較難發揮,許多時候是運用現有的知識去創造新的產品或生產技術。經過工業研究的過程,可使公司產品推陳出新,降低成本,為公司賺進更高的利潤,甚至進而建立新的產業,生產更有用的物品造福人群。

二者可互通聲息

由以上所述來看,學術研究與工業研究之間有頗大的差異,但是否就不相往來呢?那倒也不盡然。事實上是可以互通聲息,互相幫助的。

在先進國家中,許多學識卓越的教授被企業爭相延聘為工業研究的顧問,定時或不定時地到公司中貢獻所學,以期共同解決工業研究中遭遇的問題。我國現階段政府大力鼓勵工業界自行進行研究工作,是一正確的方向,但若期望教授在學府中為公司主持工業研究計畫,則可能很難達到目標,而且也可能影響學術發展。因為教授在學府中無固定的、有經驗的研究人員配合,無法累積技術經驗,參與的研究生並不清楚公司真正的目

標與問題的關鍵,因此工業的研究必須要由公司自己來做。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多年來國內各大學研究所培養了許多專業人才,加上最近留學生大量回國,許多人已有多年工作經驗,國內企業應把握此機會,利用政府的各種獎勵辦法,延聘人才,建立自己的基本研究團隊;教授則可抽出部分時間受聘於符合自己專長的公司,直接到公司參與或指導研究,貢獻一己之長。

此外,政府可制訂適當辦法加以鼓勵,如此我國科技研究與發展才能更快更好,使主要工業的水準早日提升,成為高科技產業。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