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如何化解缺電危機?不如從建築下手吧!

從巴黎到北京,台達電綠建築展倡議氣候行動

高宜凡
user

高宜凡

2016-06-25

瀏覽數 29,200+

如何化解缺電危機?不如從建築下手吧!
 

甫進入六月仲夏時分,台灣屢屢出現37~38度C的超高溫,讓許多民眾大喊高溫難耐,不得不狂開電扇和冷氣因應,迫使政府當局面臨發電量不足的燃眉之急,每個人都在問:今年到底什麼時候會跳電?台電剩不到2%的備轉容量率是否會崩潰?該怎麼節能減碳才能化解這番能源窘境?

事實上,缺電危機跟愈來愈頻繁的極端氣候脫不了關係。

2015上半年,我們好不容易熬過一甲子以來的嚴重旱災,到了2016年初,地處亞熱帶的台灣竟然降下皚皚瑞雪,如此極端又不尋常的氣候災情,很大因素源自人類排放了過多溫室氣體,而其最大排放來源,正來自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但這些正是現代社會與經濟活動最主要的能源根基。

重現巴黎展場精華,分享22棟綠建築經驗

然而,一個國家的能源結構轉型,絕非一朝一夕可竟功,何況還有許多國營企業和政治辯論口水卡在中間攪局。也因此,面對巨大的能源轉型挑戰,尋常小老百姓總覺得幫不上忙,久而久之便充滿無力感。

事實上,有條路是可以馬上走的,就是從你我每天生活和工作的建築空間著手,只要活用「綠建築」的設計概念,幾佔全球1/3終端消耗量的建築耗能,就能立即改善,幫台灣降低缺電或限電的風險。

自2007年開始積極參與國際氣候會議,去年底更在歷史留名的巴黎氣候高峰會(COP 21)為台灣努力發聲的台達電子,6月中移師中國大陸,重現當時於巴黎大皇宮舉行的「綠色建築展」,分享過去10年累積打造的22棟綠建築。接下來的9月份,這項展覽將轉戰台北,呼籲國人一起投入節能減碳的氣候行動。

為何選擇到中國策展?在北京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開幕記者會上,台達集團創辦人鄭崇華解釋,今日成為全球最大碳排放國的中國大陸,不但高喊2030年單位GDP排碳強度要比2005年水準下降60~65%的承諾,不久前更把切確目標納入十三五計畫,提出2020年所有新蓋建築要有一半符合綠建築標準,展現十足的減碳企圖心。

如何化解缺電危機?不如從建築下手吧!_img_1

(圖說:台達創辦人鄭崇華表示,台達將繼續從綠建築人才培育、落實節能建築等面向深入參與綠建築推廣。)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當天到場致詞的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理事長石定寰也附和,建築空間不但是能源消耗的大戶,更是未來能源革命的重點,「因為建築不但使用壽命長達數十年,更是人們生活的主要場域!」至於如何強化建築節能的績效,除了有賴政策法令的督促、相關技術的到位和創新,更需培育年輕人才。而台達透過展覽傳達的綠建築推廣經驗,便起到極佳的示範作用。

去年底在巴黎大皇宮,台達展示了包括自家廠房和辦公大樓、莫拉克風災後重建的那瑪夏民權國小、成功大學魔法學校等21棟綠建築,時隔半年移師北京,台達電又多了一棟新的綠建築—剛獲得LEED銀級認證的北京分公司大樓,繼續延伸綠色築跡的影響範疇。

呼應老化社會潮流,在綠建築頤養天年

台達基金會執行長郭珊珊表示,為吸引當地民眾關注,台達電本次以「築回自然」為主題,展場亮點集中於象徵「粉牆黛瓦」江南水鄉意象的吳江垂直村落,活用北方夯土牆建築結構的青海農牧民族低能耗住宅,以及四川震災中成功重建的楊家鎮台達陽光小學與龍門鄉台達陽光初級中學,證明綠建築不只能運用在工業廠房,更可廣泛運用到城市住宅、校園、甚至農村等不同區域。

而隔天宣布起跑、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台達盃國際太陽能建築設計競賽」,本屆更首次呼應高齡化的社會議題,以「陽光 頤養」為設計主題,向全世界募集適合老年人安享天年的友善綠建築。

到場祝賀的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修龍不諱言,過去十年,面對節能減碳的時代浪潮與外界壓力,中國的應變態度,從消極變得積極主動,「如今綠色發展已經是中國的國策了!」而台達盃太陽能建築設計競賽的訴求,不但跟這股趨勢不謀而合,更大聲疾呼建築從業者善盡自己的責任,主動回應當代面臨的環境危機與社會演變潮流。

回頭看台灣,當我們忙著辯論核電該不該重新啟動?如何度過瀰漫缺電恐慌的炎炎夏日?又或者哪位官員該為跳電下台時?是否也該從每天活動的建築空間開始動手做起,設法一起降低建築的能源消耗?

相信我,替你的辦公室或住家省個幾度電,真的比蓋發電廠或上街遊行抗議有用多了。

如何化解缺電危機?不如從建築下手吧!_img_2

(本文照片提供/台達電子)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