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弱勢者總是不被看見的一方,因此被貼上許多汙名化的標籤,卻無所辯解。一場為弱勢者舉辦的二手衣物市集活動,讓一般民眾多了與他們接觸的機會,甚至看著他們站上伸展台,一張張標籤也跟著被消除了。
2015年,李察吉爾在電影「遺忘的時光」裡扮演街友,竟然站在紐約鬧街40分鐘,無人聞問,讓他感概:「如果是以平日李察基爾的模樣出現,根本不可能超過30秒,這世界上多數的人,真的只看表面。」
若李察吉爾扮演街友無人聞問,那麼,如果今天換做讓街友登上舞台,打上鎂光燈呢?
4月10日星期天,一場翻轉視野的有趣活動熱鬧的在剝皮寮歷史街區展開。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系列活動「臺北街角遇見設計」與築點設計、芒草心慈善協會合作舉辦「2016春夏時裝周Pop-Up Shop」,向民眾募集二手衣物,透過以物易物換取咖啡與義剪服務,並邀請街友、經濟弱勢者和在地居民一同加入市集的擺設,甚至邀請其中的自願者,請來服裝設計師量身打造時尚穿搭,在長廊鋪上紅色地毯,讓他們成為模特兒一個個走上伸展台,成為眾人目光的焦點。
從下午兩點開始,平日不敢奢望「打扮」的弱勢者們和響應參與的在地居民,在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同學的陪伴下,紛紛開始試起裝來,甚至還找來無我髮廊的髮型設計師How與Echo為他們打理妝髮。
「我平常不會穿這麼正式啦,都穿休閒輕鬆而已,今天為了上台才穿這樣,」街友羅大哥笑得很靦腆,「平常假日都要做工,難得有這個活動,很好玩。」一旁為他設計服裝的許同學與陳同學也坦誠,這是他們第一次與街友接觸,一開始有點怕怕的,但後來才發現這群街友其實就跟一般鄰居的阿伯、阿姨一樣,喜歡找人聊天,很親切,他們讓羅大哥穿上一雙年輕人最愛的帆布鞋,「我們叫這套春夏雅痞風。」一邊說一邊對羅大哥笑了起來。
當後台正如火如荼的裝扮時,市集中還有另一群街友朋友,則是擔任幫忙民眾挑選衣服的店員,其中穿著鮮豔紅色上衣的廖大哥就豎起大拇指:「這個活動真的很有意義,不只讓我們一起參與,也讓有需要的民眾可以互相change衣服。」被問到平常有沒有關心流行穿搭趨勢,他笑得更開心了,「沒有啦,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當服飾店店員!」
到了傍晚五點,走秀正式開始,總共13組的模特兒就位,天空飄著雨,卻不減全場民眾的熱情,看著這些平時害羞、少與人接觸的街友和響應參與的在地居民輪流站在舞台正中央,有的人唱起歌來、有的人跳起舞,一時間,全部的人都變成李察吉爾,從過去「不被看見的人」,轉變為大家注目的焦點。
許多圍觀的民眾都看傻了眼睛,不敢置信這是想像中的街友或弱勢者,其中一位就讀台大政研所的李同學就忍不住發出讚嘆,「好可愛的秀,真是太棒了!」
圖說:弱勢者、響應參與的在地居民和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的同學們一起走上街頭紅地毯。
圖說:弱勢者和響應參與的居民在同學的巧手下,穿搭出春夏最流行的時尚風格。
芒草心慈善協會的巫馥彤說,「這個活動是希望能匯集學生、設計師、住民與街友,讓他們有機會互相接觸,也讓街友們在活動中找到自信心,甚至因為這些二手衣物的幫助,可以為他們找到下一份工作。」
在世界各國都存在的街友問題裡,設計之都在臺北創造了另外一種可能性,只要善用設計思考的方法,設計師也能幫助弱勢,增加不同族群彼此理解的契機,一場前所未見的街頭時尚秀,不僅讓人眼睛一亮,也把冰冷都市裡的冷漠靈魂,重新串在一起。
圖說:從談天了解個性,到挑選衣服穿搭和研究台步,對所有的參與者來說,最寶貴的是一起體驗這個過程。
圖說:活潑的大哥和大姊,融化了現場所有人的心。
圖說:現場許多民眾賣力歡呼,閃光燈按不停,讓走秀的模特兒們既害羞又開心。
※ 臺北街角遇見設計 ─ 2016春夏時裝周Pop-Up Shop
地點:剝皮寮歷史街區廣場(臺北市萬華區廣州街101號)
日期:4/9(六)-4/11(一)下午13:00-18:00
(現場以物易物者,於各區兌換數量最多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