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以設計之都之名-推動城市設計美學運動的新起點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執行長 吳漢中
user

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執行長 吳漢中

2016-04-01

瀏覽數 8,050+

以設計之都之名-推動城市設計美學運動的新起點
 

翻開設計史,應該從來沒有一個時代,設計在公共議題上如此地洞見觀瞻,且具備開放包容性,設計做為一種城市治理的思考,已經變成一種全球城市的運動。北歐芬蘭赫爾辛基市,預計今年四月對外徵城市的首席設計長;同一時間,臺北城市的設計美學話題,則引全國熱議,設計美學一夕間從學校沒教的事,變成城市重要的運動。

城市美學是一個簡單又複雜的問題,簡單在於善用減法哲學,少一點就能美一點,但複雜的地方在於,愈簡單的設計愈需要功力,再加上城市美學需要不同空間尺度與設計專業的無接縫整合,從都市、建築、工業到平面設計等,需要的不只是公民美學的素養,還需要一套有效的城市治理方式,才能夠讓設計思考成為跨領域的政策思考。

萬事起頭難,不如就從街角的變電箱與小招牌開始。回到生活的脈絡看設計,則是世界設計之都四月的重頭戲,透過變電箱與小招牌的改變,從市民生活能夠感受到的地方,回應這座城市所面對的系統結構問題。

以城市色彩策略改造變電箱

萬眾矚目的變電箱改造計畫,第一階段把山水畫刷白之後,接下來幾個月,將進入第二階段的都市色彩學的應用,替變電箱刷上符合環境背景的色彩與圖紋,改變過往的彩繪方式。

看似簡單的改變,但背後其實有深遠的意寓,因這可能是臺灣城市史上,色彩策略第一次被如此地密集討論及實踐,當環境與色彩被重視時,這代表未來城市的景觀與設計,可能因此而被改變,從廣告物到街道傢俱等,嘗試替臺灣建立起一套新的設計與色彩制度。更重要的是,台電在改造過程中的大力支持,也代表設計思考可以逐步進入公共服務的新契機。

100面小招牌的意義

隸屬於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的設計之都辦公室連續三年推動的小招牌運動,在今年四月將正式邁入第100面小招牌的重要里程碑,在中華民國美學成為舉國話題之際,此里程碑有其實驗的意義。不同於過往穿制服的廣告物設計,小招牌提供了另一種多元但不失序的可能,不同於過往以車為尺度的設計,以人行為度,符合臺北城市騎樓與巷弄文化的特色,也在巷弄間起了漣漪效益。更重要的,臺北廣告物的問題,在於這座城市的廣告風景,無法反應臺北的人文精神與設計能量,小招牌雖無法一夕間大量複製於城市中產生量變,但經過設計師的巧思,每一面都有能傳家的臺北精神。

以設計之都之名-推動城市設計美學運動的新起點_img_1

以設計之都之名-推動城市設計美學運動的新起點_img_2

(照片提供 都市酵母)

社會設計點亮臺北街頭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延續設計之都推動社會設計的精神,設計師聶永真、天晴設計與社會企業人生百味合作,重新設計街賣者的口香糖與識別,點亮臺北的街頭。芒草心協會也將與實踐大學合作,替街友打理春夏新裝。透過年輕設計師與新興社會企業的跨界合作,支持年輕世代改變社會的理念,以及啓發另一個社計世代。

《設計臺北》推廣設計之都小旅行

隨著設計之都的開展,國際設計旅人的到訪,以及國內城市小旅行的興起,設計之都之將於四月春暖花開之際,推出《設計臺北》旅行手冊,以中、英、日、韓,4種語言版本發行,介紹6大主題,由觀建築、選物潮、原味覺、老屋子、玩手作、泊設計,串連12條主題路線,介紹具有臺北設計精神的70處景點。

芬蘭赫爾辛基的經驗-以設計之都為改變的起點

三月底臺北設計之都會客室,來了幾位從芬蘭遠道而來的國際友人,其中不乏主導2012赫爾辛基世界設計之都的重要成員,她們替臺北稍來一則振奮人心的好消息,經過四年來的努力,赫爾辛基將在今年四月於市長室,設立首席設計長一職,推動設計思考解決這座城市所對的各種挑戰。

原來,對於芬蘭這個全民具有設計DNA的國度,卻把設計之都定位為一個設計改變的新起點。赫爾辛基在2012年以設計之都的機會做為開端,嘗試了許多城市設計創新的可能,在2013年開始有系統地把設計創新顧問服務,帶入重要的市政計畫當中,並媒合民間設計公司與政府組織,在2016年正式邁向設計長制度的建立。

歸結赫爾辛基的經驗,有三大方向值得臺北學習借鏡,第一,赫爾辛基行之有年地把設計定為城市發展重要策略方向,第二,透過內部的設計創新顧問服務,有系統地把設計導入各局處公共服務中,才能達成最重要的制度改變,於市長室設立設計長一職,並將聘有設計思考、服務設計與採購等專業幕僚。

回顧自2012年迄今以來,赫爾辛基花了四年的時間在推動設計的教育,包括大學跨領域教育與真實城市議題學用合一,以及推動高階文官設計思考教育。

從赫爾辛基的歷程,以及臺北正在萌芽中的城市設計美學運動來看,設計之都是一場城市設計運動的新起點。開始把設計提高到更高的戰略位階,把設計思考提前到城市治理的前期階段,讓許多新的設計創新有機會被嘗試,甚至是從失敗中學習,讓民間的設計創新活動與城市的公共服務能接軌,並進而在過程中,逐步建立城市的設計創新制度與文化。用設計改變城市,才正要開始!

【想知道更多「‎2016臺北世界設計之都」資訊,可至:官方網站//臉書粉絲團 查詢。】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