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人: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碩士班畢業/石珮琦學姊
UrSchool責任編輯: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社會暨社會工作學系三年級/吳弈臻
UrSchool核稿編輯:國立台灣科技大學電資學士班三年級/陳偉銘
關於我:
我是石珮琦,2009年畢業於國立彰化女子高級中學第二類組,2013年畢業於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2015年畢業於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碩士班乙組。
入學經驗:
從我就讀高中開始,我的夢幻科系一直都是化學系,但最後在考慮學校資源及校園風氣等各方因素下,捨棄他校已錄取之化學系,選擇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就讀。
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在我原本的認知中,應該是以環境為主軸,著重於環境評估、環境污染等專業部份,不過在就讀之後發現有許多必修課程是以工程學科為主軸,當時有點不能習慣,因為這不是我喜歡且擅長的部分,所幸系所課程其實分成三大類別,除了工程學門的必修課程以外,大三之後的選修課程便能讓學生自由規劃,也較為得心應手。但我還是會建議各位學弟妹,選填校系時一定要了解未來發展、修習之課程,才不會和期待落差太大。
學校介紹:
國立中山大學位在高雄西子灣,每天陪伴我們學習的就是遠近馳名的西子落日,依山傍水,不論是海洋資源或是自然生態都相當豐富,但由於位在觀光景點旁,其實也會有許多觀光客所帶來的交通困擾,此外,雖然校園內開放騎乘機車,但在位於山坡地的情形之下,停車部分一直也是讓我們很頭痛的問題。
我們學校每年都有提供學生許多到其他國家當交換學生的機會,姊妹校的分佈涵蓋美洲、歐洲、澳洲以及亞洲,像加拿大、日本、法國等區域都是交換學生的熱門選擇,這也提供學生許多增加國際視野的機會。
課程部分,除了每個系所各自規劃的課程架構之外,也開設許多學程,如環境學程、教育學程等供學生搭配修習。另外,校內的人文資源相當豐富,每學期都有為數眾多的藝文活動讓學生陶冶性情,也設置健身房、游泳池等體育設施可使用,校內社團也相當盛行,資源跟學習風氣都不錯。
科系介紹:
大多數的人其實都不瞭解我們系專業所學到底是什麼,可能會認為是環工系、土木系,或是水利系,但其實我們所學定位在海洋的「管理」、「規劃」、「環境監測」以及「海事工程建設」。
我們系上大一基礎的必修課程包含:「海洋學導論」、「微積分」、「靜力學」、「計算機概論」、「基礎環境科學」等等,大二則開始接觸基礎的工程科學,包含「工程材料」、「材料力學」、「測量學」、「環境工程化學」等等,培養學生之基本專業能力,大三以上之選修課程則有更多樣化類別的課程可供選擇,主要分成三個組別,我們可以依據興趣選擇自己的歸屬;甲組主要與海事工程相關,課程就有:「港灣工程學」、「應用大地工程學」等;乙組與海洋環境的監測相關,開授「汙水工程設計」、「廢水處理工程學」等;丙組則與海岸環境的規劃相關,主要修習科目為「環境變遷與規劃策略」、「環境影響評估」等。
身為以海洋為指標發展的校系,我們海科院有許多和海洋相關之資源與設備;本系主要使用之研究船為停留在高雄駁二的海研三號,大學部的學生可以修習「海上實習」,透過講授課程搭配實務參與,搭上海研三號研究船,進行海上作業,包含聲納、鹽度深度溫度氣壓等船上貴重儀器使用及基本測量操作,成為海洋實習研究員。此外,系上已經是海事工程認證的系所,因此也與業界緊密合作,除了企業提供學生獎學金外,寒暑假也提供實習機會,近年系上也於暑假時安排機會讓學生到海外參訪實習。
求學經驗分享:
大學對許多同學來說是一個不同於以往的體驗,對我也是,所以我並不只讓課業填滿我的生活,不論是系上活動或是社團其實我都有參與。以社團來說,我當時參與的社團是基層文化服務社,主要參與的時間在大一,在社團聯展時看到該社團的表演覺得非常感動,就加入成為他們的一份子了。這個社團是到偏鄉等資源比較缺乏的地方帶營隊,豐富小朋友們的假期,這部分一直是我大學中很懷念的一段回憶。雖然每次籌備營隊都要花費很多的心力以及體力,但很多企劃撰寫、上台簡報、辦理活動的基礎都是從此養成而來。
在求學生涯中,有兩門課讓我印象相當深刻,一門課程是「博物館典藏探究」,授課教師是林季怡老師,這是學校的通識課程,跳脫課本與教室生活,到奇美博物館(舊館),透過實地觀賞藝術品以及分享報告的方式,讓同學們培養鑑賞美術品的素養,我覺得這是與一般課程不太一樣的課程。再來,是「廢水處理工程設計」,這是我們系上的專業選修。中山大學屬於研究型大學,這門課程除了有更專業的實務規劃設計教學以外,老師也多次帶我們到業界進行參訪,有助於我們對未來就業的認識。
我個人也參與過系上安排的海外參訪,到比利時參訪那次,我們參訪了許多學術機構、到了許多知名景點,自行規劃一切相關的事務,跳脫自己原本生活的框架,也得到很不一樣的體驗。
回顧我的大學生活,從大一大二剛進學校的時光,都是以社團跟系上活動為主,到大三之後著重於專業養成的準備,我最懷念的還是跟同學們一起相處的時光,大學新鮮人真的是人生中最「脫韁野馬」的時候,也是人生中最活躍的黃金時代,一定要好好把握;但如果我能回到大一,我希望當時的自己能夠對自己的未來規劃有多一點的理解與規劃,當時沒有多看多聽多想遠一點,讓時間就這樣流逝我覺得很可惜,這也是我一直很懊惱的地方。
最後,希望每個未來加入海工系的新鮮人們,都能好好規劃自己大學四年的目標,許自己一個精彩、豐富、充實的大學生活。
專欄簡介:
UrSchool是一群由熱血大學生組成的義工組織,我們希望能搭起高中生與大學生們的橋梁,讓高中生真正了解各學系、領域的特色、發展與出路,以及適合何種特質能力的人,以免只憑字面上的解讀與憑空想像,甚至僅按照分數選填,而進入與自己志趣、能力不符的學系適才適所必能有為,讓我們一起串接不同領域的人才吧!
>>更多教育分享資訊可至UrSchool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