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吃出新境界

楊孟瑜
user

楊孟瑜

1993-08-15

瀏覽數 16,850+

吃出新境界
 

本文出自 1993 / 9月號雜誌 第087期遠見雜誌

相不相信?你吃下去什麼樣的食物,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也會造就一個什麼樣的地球。

顯然愈來愈多人支持這個論調,他們開始茹素。

沒有正式的統計數據,但從周遭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素菜館,不時聽到朋友交換素食的經驗,甚至連披薩、鐵板燒都有全素套餐的景況,不難察覺素食人口正在滋長。

不盡然是為宗教或嘗新的理由,有些人只是用此來洗滌身心。

「讓身體很清淨,自然就不浮躁,人能靜下來,遇事就能看得更遠、更透。」三十多歲、曾經飽受商界壓力前熬的自由工作者胡桂珍如此認為。她這兩年來幾乎吃全素,而且不加油、不放鹽,盡量買沒有農藥的蔬菜,煮菜用玻璃鍋或砂鍋,就是不用鋁鍋,想盡法子把人口的污染降到最低點。

多一分自覺,多一分希望 

她甚至推想,如果每個人都能吃一點素,那社會上的暴戾之氣是否就會和緩許多。

這種假設在美國近乎形成一種新理論。

有部得到普立茲新聞獎的影片「Diet for a New America」,層層剖析現代飲食文明,極力主張只要每個人對所吃的東西多一分自覺,就能塑造新的美國面貌和新的地球環境。

製作單位投入數年調查訪問,發現大量肉食的結果,正在消耗能源、侵蝕生態;地球上被砍伐的森林,八五%是用以種植牧草;全球五0%的糧食用來餵養牲口,五0%的用水量用於生產肉類。

美國的實證歷歷,生產一磅馬鈴薯需要二十四加侖水,同樣生產一磅牛肉卻要耗費五千加侖水,足夠加州一個四口之家用上一個月。除此之外,隨著畜牧場大批牲口廢棄物排入地下,造成水源污染;經常攝食動物性蛋白、脂肪,也引發美國人動脈硬化、心臟病……等箇疾。人間飲食,不只是個人健康,也是地球環境之所繫了。

這種觀念逐漸在台灣浮現。六月間剛舉辦過的素食展覽,名稱由去年的「素食大展」成為今年的「新自然飲食展」,主題走向也把單純的吃素擴及到自然健康的生活型態,以及關懷地球生態的環保層面。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隨著飲食觀念革新所透露的訊息,是個人價值觀的轉變。影片製作人約翰.羅賓斯原出自三一冰淇淋家族企業,卻不繼承父親衣缽,而選擇了接近自然生活。他曾和妻子到一小島上居住,蓋木屋、自己種菜,日子簡單素樸。「把根深深地和整個地球連接在一起,」這位口才甚佳的領袖型人物自剖心路歷程,「身為一個希望自己有慈悲心也敬重這個世界的我,……於是檢討自己應該如何選擇食物。」

「生機飲食」 

香港有位大學講師周兆祥,也藉著飲食習慣和生活型態的改變,力陳另一種生活價值。他家裡長年吃糙米、吃自己種的菜、不裝冷氣紗窗、不抽菸喝酒、不開汽車……。他認為「城市社會裡大多數人被迫過著病態的生活方式,不曉得有其他選擇」,他介紹「過較簡單生活,好讓全球所有的人得以一同活下去」。近幾年,他更提倡生食。

與其說生食是生吃食物,不如說是「生機飲食」(living food diet),正在歐美及香港部分前衛文化圈裡傳布。他們的主食盡是青青綠綠的苜蓿芽菜、葵花子苗、蕎麥草、小麥草等,加上核桃、松子或腰果一類的堅果(不經油炸、都是生的)來均衡營養。

他們的理論是:凡是煮熟的東西都是「死」的食物,吃肉食是吃進動物的屍體,這些沒有生機之物進入肚中,對人們並沒好處。

台灣也有人倡導生機飲食,有中醫背景的何明軒、歐陽瓊夫婦於民國七十年開始食用。有趣的是,何明軒對生食最早的印象竟源自民間本土:小時母親賣菜,他常見一些道士直接從菜攤上拿起碗豆就吃,而這些道士身體都很好。

何明軒不諱言自己嘗試生食,是由於工作勞累造成身體不佳,幾番調養仍未見改善後的抉擇。「我吃了生食後最大的感覺,是嗅覺、聽覺、視覺都變得很好,」身材碩長的他表示,對食物善加選擇,「這種人絕對不會暴飲暴食,回到家裡也可以過得簡單而精緻。」

環境似乎正藉著疾病反撲。台灣目前接觸生食者多半是因為自己或親友身罹重病,尤其是得癌症。推廣生食療法的「琉璃光身心靈養生中心」負責人董麗惠指出,到中心求教者許多是肝癌、肺癌、胃癌患者,其中不乏一家有多人患疾,可見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影響之深。 

台灣的空氣污染和高度競爭壓力也是肇因,「用來自天然的食物改善身體,也改善生活,」她一再強調,「求得一個身心平衡,和宇宙大地調和。」

相較於一般大眾,並非人人皆能完全進入素食或生食的純然領域,不過已有愈來愈多人樂於把環保觀念帶進日常餐食中。

五十歲的賴素微,費心研究各種植物,興致勃勃地和朋友分享她在家中種芽菜,自種自食的經驗;沈先生這對年輕夫婦開的個性餐廳,遠自桃園龍潭找來天然的茶籽粉,用以洗淨餐具,「不讓化學物質殘留。

台北鬧區一家情趣餐廳則在進門處就貼了一張「無味精菜單」,洋洋灑灑一大落。店裡人說廚師不喜歡放味精,四十多歲的大廚常常向人誇耀:「我頭髮這麼黑亮,就是因為不吃味精。」

這家店賣的花草茶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標榜是「自然乾淨的花草、茶葉、種子及果實,不經過烘焙、煉製,或任何添加物」,讓人體會「大地的親切、自然的真實」。

中國那句老話「民以食為天」到如今,也許可賦予新解:人們從飲食中去學著善待自己,也善待環境,學著和天地共存。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