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沉醉海洋

何亞威
user

何亞威

1993-07-15

瀏覽數 10,600+

沉醉海洋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3 / 8月號雜誌 第086期遠見雜誌

深深深!一米、二米……十六米,船身漸漸下沈,座位前的電子顯示器快速變換著水深數字,告訴乘客這是真正的潛水艇,這也是綠島最新的玩海方法。

黃色船身,整潔的白色內裝,沿船身兩側各有十多個圓弧型窗口,坐下來,正好面對認識海底世界的窗口。

電影中潛水艇是潛伏深海的蛟龍,船身上的青苔表白它是為制敵而忍孤受寂的捍衛戰士,觀光潛水艇則是小心伺候下的產物。

觀光潛水艇出海時由拖船拖出港,整個航行過程都有監視船在水上護駕,乘客座位前的監視器可以一覽無遺,潛水艇和監視船用水中通話機保持聯繫,確保遊客快樂出航,平安回家。

剛出海的三、五分鐘內會覺得有些海浪,船下潛後船身出奇的平穩,二氧化碳消除器使艙內的人在海底一如坐在舒適的冷氣房。

認識海的最好工具

光看海的上面,不知道海的可愛,不會愛海。新式潛艇設備是認識海最好的教育工具。

各種海底知識透過艇長的麥克風傳來:「海扇珊瑚在水中向著海流生長,這樣可以便於捕捉海中的浮游生物」,「這是筒狀海綿」,「這是表孔珊瑚,你可以看到牠是攤平了在長,這是因為牠和海藻共生,表孔珊瑚攤平了,海藻才能行光合作用。」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珊瑚生長的地方就表示有浮游生物,浮游生物來了,小魚就會來,有小魚的地方就有大魚。食物鏈環環相扣,大魚、小魚,黃魚、藍魚、紫魚,鋪滿海底的白沙、珊瑚礁,就是熱帶魚自然秀的秀場。

「有了珊瑚,魚就吃住不愁,」海軍退役、轉任民船輪機長的梅先生說,貼切點出大自然才是真正的生命共同體。

潛水艇在水下無聲滑行,乘客間突然起了騷動,碩大的、充滿游魚的珊瑚礁逐漸在眼前現出全貌,這是綠島最大的珊瑚,外形像碩大的香菇,看起來比船身還高。

通常面積不到一平方公尺的珊瑚,要長一百年,總船長王長才引用專家說法,這個大香菇可能已在海底生長了三千年。目光所及,依賴牠生存的游魚包括看得見的、躲在礁石暗處的,可能有一千條以上。

潛水艇小心翼翼地滑過,畫個優美的弧線再繞回來,讓乘客多看大香菇一眼。

觀光潛水艇的船長、輪機長、當日值勤的艇長都是海軍出身,頻頻向乘客解說潛水艇的設計和功能,艙壓、作底(調整中心)、空氣艙、絕對浮力等,一一如數家珍。

潛水艇原先的設計可以潛到六十米深,綠島觀光潛水艇通常只潛到二十米,主要原因是太深則光線弱,能見度差,珊瑚生長的情形比較差,同時危險性也高。

船要上浮了,先充氣把空氣艙內的水壓出來,船的兩側出現無數水泡,由於海水的壓力,水泡是扁圓形的,像水銀般剔透逐艇而上。潛水艇浮出海面後,乘客可以站到甲板上,想像自己是故事中凱旋的戰鬥英雄,乘風破浪進港。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