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馬習三個「第一次」接觸 能讓兩岸走多久?

馬習會前夕,總統府召開中外記者會

林佳誼
user

林佳誼

2015-11-05

瀏覽數 15,850+

馬習三個「第一次」接觸 能讓兩岸走多久?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馬習會即將於周六在新加坡登場,自周二深夜消息曝光後,間隔約36小時,總統馬英九在周四上午10點召開國際記者會,會場湧入數百家中外媒體。

記者會一開始,馬英九總統率先定調,馬習會是「兩岸關係,與時俱進。馬習會面,水到渠成。」

他並提出,此次馬習會有5大要點。其中特別強調馬習會有3個「第一次」,包含兩岸領導人66年來「第一次」會面,是歷史性的里程碑;兩岸領導人「第一次」選擇在第三地會面;兩岸「第一次」以台灣領導人和大陸領導人身分互動。

馬習會的最大目的,就是要建立起兩岸領導人面會的制度化,讓明年1月後無論由誰當選總統,都可以依循本次建立的先例,繼續下去。而這3個「第一次」接觸,就是讓兩岸關係長長久久下去的破冰起點。

只是類似這樣的破冰起點,歷史上不乏前例。

1993年,以色列總理拉賓(Yitzhak Rabin)與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主席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同樣選在第三地的挪威奧斯陸,進行破冰秘密會面。此次會晤被視為以巴和平進程的歷史性里程碑。

2000年,南韓總統金大中與北韓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繼朝鮮半島分裂55年後,在北韓平壤舉行首次南北韓高峰會。此次峰會為金大中贏得當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然而,以、巴秘密會面後已20餘年,兩國至今仍衝突持續。南、北韓高峰會後,北韓在上月10日的勞動黨建黨70周年閱兵式上,還大肆展示軍力。美國智庫推測北韓至今仍持有10至22枚核子彈頭。顯見兩韓領袖會晤,仍無法改變北韓窮兵黷武的政策。

因此,參考國際經驗可知,破冰之旅是否真的能打開長久和平局面,仍需後續努力。

儘管府、院高層再三強調,馬、習單是會面本身,便具有歷史意義。但從歷史先例來看,本周六的馬習會「第一次」接觸,能將兩岸關係帶往何處?讓兩岸關係走多遠?關鍵仍在於雙方到底談了什麼?而非表面互動。而此次歷史性會面後,兩岸能否建立起真正長久的對等、互信,並照顧台灣人民需要的公開透明的過程,仍需後面繼續努力。

馬英九總統親上陣 提5大要點 答50個關鍵提問

馬習三個「第一次」接觸 能讓兩岸走多久?_img_1

(照片來源:總統府官網)

11月5日週四的總統府記者會上,馬英九罕見地接受在場媒體盡情提問,最後一共回答50道問題。原定1小時的記者會,延長至75分鐘。75分鐘內,馬英九有問必答,對媒體見招拆招。只是細究內容,50道快問快答所言,仍不脫前一日陸委會等機關的說明

以下是《遠見》為您整理馬習會五大要點及記者會問答精要如下:

馬習會五大要點:

第一,是兩岸領導人66年來首度會面,是歷史性的里程碑,有助進一步改善兩岸關係。

第二,地點不選在大陸或台灣,在第三地,這也是歷史上第一次,顯示雙方關係逐漸成熟。

第三,雙方會面首度以台灣領導人和大陸領導人身分互動,不用正式名稱與頭銜,可以達成實質對等尊嚴,顯示雙方處理兩岸事務上的彈性與務實,也是「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的進一步落實。

第四,雙方不簽訂協議、不發布聯合公報或聲明,各自發布意見一致的新聞稿,降低複雜性。

第五,馬習會見面可以達到國家有需要、人民支持、國會監督。

問答精要: 

問:2011年競選連任時接受電視媒體專訪,提出任內不會與對岸領導人會面,如今是否食言?

答:當時是稱不會如其他台灣政要,在大陸與對岸領導人會面。這次情況不同,是在第三地會面,因此不會有此一問題。

問:馬習會是為個人歷史定位?將框限台灣未來發展?

答:馬習會不是為下一次選舉,而是為下一代幸福。希望透過馬習會舉行,讓兩岸領導人會晤常態化,邁出第一步。未來不論由誰當選中華民國總統,都可在此基礎上推動兩岸關係。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問:馬習會是否會有檯面下協議?

答:馬習會不會有任何祕密協定或承諾,在新加坡會談前開放媒體採訪,會談後將舉行記者會,將盡力做到公開透明。

問:會後是否會公開過去兩年間相關規劃文件,以平息外界疑慮?

答:符合相關規定,能公開則公開。

問:會後新聞稿如何表述中華民國存在事實?

答:屆時便會表述。

問:如何撕除國民黨或個人代表親中政權的標籤?

答:推動兩岸關係必須逐漸建立雙方互信。經過7年來努力,兩岸關係已展現前所未有的風貌,這是雙方互信增加的重要因素,並非因為個人。

問: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批評馬習會傷害台灣民主,您如何回應?

答:我聽不懂蔡主席的意思,不了解如何傷害民主?

問:馬習會讓人聯想到以巴和談,但碰面未必會有結果?

答:大問題需要時間,但不能不想一想的是,現在兩岸與七年前是否已有差別,包含金門軍事設施撤除,很多已是過去不敢想的。

問:新加坡扮演的角色?

答:新加坡政府扮演協助和配合的角色,對馬習會反應也很正面。但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並不會參加這次馬習會。

問:明年卸任後是否會再安排赴陸與習近平會晤?

答:卸任後規畫目前還是國家機密。

問:為何此次未帶夫人周美青同行?

答:不是我不帶她去,是她不跟我去。

問:對於習近平的第一印象?

答:尚未見到,還沒有第一印象。

問:與習近平會面時是否會别戴中華民國國旗徽章在身上?

答:不會。若對方也別大陸的(國旗徽章),就有點尷尬了。

問:此次馬習會,美國有無扮演什麼角色?

答:沒有角色,但有事先通知美方。

陳水扁任內曾兩次提過「扁江會」與「扁胡會」

馬習三個「第一次」接觸 能讓兩岸走多久?_img_2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