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第十三屆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圓滿畫下句點,閉幕典禮上,由行政院長毛治國針對台灣目前的經濟困境和未來發展發表演講。
對台灣來說,現在正面臨內在和外在挑戰。以內在挑戰而言,台灣一向以電子和資訊產業聞名全球,但隨著消費性電子產品進入成熟期,加上傳統產業的動能不足,整體產業結構急需轉型和升級。
從外在挑戰來看,台灣位處亞洲,與亞洲的經濟脈動相連動,同時亞洲是區域經濟整合進程最快速的地區,像是TPP、RCEP和一帶一路等策略,都將對亞洲經貿局勢產生重大影響。
他援引這屆高峰會的主題:「大中華+新亞洲,華人經濟大匯聚」,他說,台灣正進入翻新經貿體制的階段,得全面啟動四個加速策略,分別是「加速參與經貿整合」「加速推動創新驅動」「加速啟動生產力革命」和「加速拓展出口市場」。
參與區域整合 讓創新成為核心競爭力
針對四個加速策略,有以下作法:第一,參與TPP、RCEP等區域經濟整合機制。他說,政府將會調整對內經貿體制,為加入區域經濟整合預做準備,另一方面,也將透過雙邊對話等方式,爭取他國支持與協助。
第二,讓創新成為台灣的核心競爭力。「將過去效率驅動的經濟,接軌到創新驅動的經濟,」他指出,除了持續增加科技發展預算、創造開放資料的新價值之外,過去這一年,政府也針對法規下手,打造有利創業的市場環境。
第三,生產過程跟進工業4.0。「這是生產和消費者直接對話的互動生產概念,將帶動產業轉型!」目前的台灣版生產力4.0計畫,即是涵蓋各大產業。
第四,加速拓展出口商機。台灣應從過去的製造業模式,發展出更具有附加價值的商品服務模式,除了可發展智慧交通和智慧醫療外,也要讓服務業走出台灣,拓展全球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