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色供應鏈來勢洶洶,威脅台灣半導體業已不是新聞,DRAM大廠南亞科總經理兼華亞科董事長高啟全,卻在上週突然退休,僅留下華亞科董事的職位,外傳他還將在月底加入中國紫光集團,立刻震撼了國內業界。南亞科在10月12日也於法說會前,特別召開臨時記者會說明。只是對大陸積極挖角戰將的回應態度,實在太友善,也令許多業界人士私下感覺,南亞科未來和紅色供應鏈合作機會可能性濃厚。
在記者會現場,新任總經理兼發言人李培瑛指出,前總座高啟全決定離職,完全是個人規劃,也曾慰留。因他堅持,公司這邊只好祝福他。李培瑛還意有所指地強調,如果前總座高啟全,未來做的事情,實質是對台灣產業有幫助,只要是法律允許,好的合作機會,都應該樂觀其成。
(南亞科新任總經理兼發言人李培瑛。林士蕙攝)
然而,高啟全目前仍擔任華亞科的董事,同時他之前擔任關鍵的南亞科總經理一職,若真如外傳立即去紫光任職,應該會有競業條款與專利流出的疑慮。只是,比起之前台積電面對梁孟松投效對手三星時嚴陣以待的態度,南亞科現場官方的回應,可以說是有180度的差異。李培瑛強調,完全不擔憂專利技術流出,因為,他個人認為高啟全一人做不到。競業條款方面,他則強調不知道未來高啟全新的業務範圍,必須確定是有觸法,才有辦法回答與評論。
另外, 李培瑛新接任南亞科總座的期許,除了儘量服務股東,未來20奈米新的微縮產品計畫更是重點,也正積極爭取策略伙伴投資,在這個前提下,不排除來自美國、中國大陸任何合作機會。
DRAM產業,特性是一直需投入大量資金燒錢趕製程競賽,才可能因及時做出最新世代產品,掌握最好的市場價格並獲利。 根據南亞科法說會上最新一季財報,持股華亞科比重24%的南亞科,今年第三季營收為103.3億元新台幣,比起上季營收減少7.3%,主要原因是DRAM價格較上季大減11.2%。事實上,也正是因為南亞科現有的30奈米產品,比起韓國三星的20奈米產品已成業務主力的態勢,明顯落後,營收已開始衰退。南亞科也早於今年三月,就已定出升級20奈米的目標,但是需在二到三年內投資400億元,可以想見高層馬上也面臨了錢從何處來的挑戰。
也許,台灣業者結合資金充沛的大陸紅潮,一起抗韓,並同時擺脫過去DRAM必有的高負債包袱,將是現下不得已卻勢必為之的策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