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牆繪藝術家柒先生在新竹錦屏國小的創作,以錦屏部落的泰雅族神話彩虹橋為主題,身穿傳統與現代服飾的孩童共同捧著彩虹,象徵現代與傳統文化的並存交流)
8月24日,立時集團(NIPSEA Group)首席執行官黃守金(Wee Siew Kim)在新加坡宣佈,未來5年將在亞洲區域積極開展各項企業社會責任(CSR)工作,預計投入1500萬美元,範圍橫跨亞洲的15個國家和地區、超過300個城鎮,致力於建立更加友好的社會環境、更大範圍的公益活動。
台灣民眾或許對立時集團有些陌生。但說起立邦(NIPPON PAINT),這個源自於1881年日本、超過百年的品牌,多數人肯定都對其紅字藍底、字母N的LOGO標誌印象深刻。
身處對環保、健康甚為重視的日本,立邦不僅從自然材料中提煉最早一代的塗料,也是最早開始生產環保型汽車塗料。
今日,立邦品牌在亞洲區的營運業務,正由新加坡的立時集團負責。
立時集團在全亞洲超過60家製造工廠,業務橫跨15個國家和地區,2014年年產塗料達100萬噸,年淨收入達54億美元,已是亞洲知名塗料領導廠商之一。
立時集團創辦人吳清亮,將投入CSR視為集團營運的重要核心。身為塗料產業,如何發展出與企業本職相呼應的社會責任?立時集團以「永續大地精彩」(ECO+COLOR)作為目標,不僅發展環保塗料,同時投入學童關懷與美學教育。
2009年以中國為起跑點,展開「為愛上色」(Color, Way of Love)計畫,旨在改善學童學習環境、美化校園外觀,為孩童帶去愛、歡樂與色彩。
陸續於中國各資源匱乏地區推動「彩色希望小學外牆塗刷」「希望小學捐建」「快樂美術教室捐建」「鄉村教師專案培訓」與「大學生美術支教項目」等五大項目。至2014年底,完成超過200所希望小學免費外牆塗刷、捐贈35所希望小學、195所立邦快樂美術教室、200多名教師與志工參與鄉村培訓和大學生支教、超過6萬名偏遠學童受益。
立時集團亞太區CSR、公關及企業品牌傳播總監吳佳倫表示,立時集團透過1+1的管理思維,善用開放式公益平臺的概念,陸續和佳能、杜邦、陶氏、波音、巴斯夫等28個單位合作,「把供應商、甚至競業都能拉進來,」吳佳倫強調。
計畫至今邁入第7年,2015年更正式啟動「為愛上色@亞洲」跨國公益專案,要串聯臺灣、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等亞洲國家。
(柒先生將台東阿美族文化融入畫作中,身穿傳統服飾的女孩凝望遠方,遙想著阿美族傳統文化與歷史)
其實在2012年,臺灣立邦便啟動「為愛上色」計畫,為偏鄉孩童開啟美的視野。
臺灣立邦總經理周嵐指出,初期捐贈塗料也結合工程商伙伴和塗刷藝術團體,3年來陸續在桃園市觀音區的啟文國小、大坡國小、社子國小,花蓮縣富里鄉永豐國小、鳳林鄉林榮國小、新竹縣新埔鄉北平國小等偏鄉小學,完成室內外校舍的重新粉刷。並贊助桃園睦祥育幼院、屏東家扶中心等社福機構,提供孩童們煥然一新的生活環境。
今年則擴大落實。8月中,更首度邀請國際牆繪藝術家「柒先生」朱利安‧馬隆(Julien Seth Malland)訪台半個月,在新竹錦屏小學、台東池上萬安國小、與花蓮瑞美國小進行牆面彩繪,主題融合在地原住民及海洋文化出發,展現出臺灣獨有的色彩魅力。
(「柒先生」朱利安‧馬隆與學童共同創作)
藝術家馬隆2003年環遊世界創作至今,已達上百幅作品,多數創作都以兒童為主題,並融入當地文化。
以新竹錦屏小學為例,他將當地錦屏部落的泰雅族神話彩虹橋為主題,身穿傳統與現代服飾的孩童共同捧著彩虹,象徵現代與傳統文化的並存、交流。
馬隆解釋畫作理念,許多傳統文化正在消失中,當他知道當地社區小朋友很多不會說泰雅語,便希望透過畫作重新喚起大家對傳統文化的關注。
8月底來到花蓮瑞美國小,馬隆在三層樓高的游泳館外牆作畫,也和「志工美術夏令營」孩童們交流。一幅幅創作讓原本灰色單調的水泥牆面,換上色彩繽紛的新裝。瑞美國小校長蕭文乾肯定,對偏鄉孩童來說,這是接受藝術文化刺激的難得機會。
吳佳倫強調,集團的CSR行動重視在地化,根據當地社會需求,制定適當的行動方案,未來「為愛上色」在臺灣也將積極尋求其他在地企業攜手,讓落實CSR成為產業的共同願景。
全球股災、景氣急凍的此時此刻,仍有企業不忘自身社會責任。就從一面牆為起點,散播孩童心中小小的藝術種子。
(花蓮瑞美國小學童在牆面作畫。本文照片提供/立時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