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灰色經濟奇蹟

孫秀惠
user

孫秀惠

1993-04-15

瀏覽數 16,150+

灰色經濟奇蹟
 

本文出自 1993 / 5月號雜誌 第083期遠見雜誌

兩年前到過莫斯科的人,今天如果舊地重遊,可能會覺得少了些什麼。列寧的雕像?可能。然而,還有一樣--買東西的隊伍。

經過一年多的經濟自由化,即使在所謂的國營商店,「貨物短缺」已幾乎成為歷史名詞。從前非法,現在則林立街頭的私人攤子,從日本錄音帶到英國毛料都有得賣。

在地鐵出口,一位俄羅斯青年手持鮮花,腋下夾著一盒法國巧克力興沖沖的往前走。

上面這幅景象常會讓外來者感到認知不協調。因為從「俄羅斯」這個國名重新進入世界舞台以來,傳到各國耳中的消息幾乎都是悲慘的數字:去年俄羅斯國內生產毛額減少了二三%;失業人數從最初的六萬人暴漲到目前的九十多萬人;通貨膨脹率超過二000%……。

亂象後的生命力

的確,「矛盾」二字可能最足以形容目前俄羅斯的經濟。

自從去年,葉爾欽和其經改顧問蓋達實行「休克治療」後,舊有的經濟體制已經大半「休克」,新的遊戲規則卻還未全面建立,俄羅斯的經濟現在處在「人人各行其是」的狀態。然而,仔細觀察,卻可以從亂象和悲觀的數字背後找到新的生命力。

曾經在西伯利亞教過書的那弗洛夫,原先的月薪只有四百盧布,現在他的年收入是過去的三千倍。其生財之道乃是和西伯利亞一家舊的國營企業合作,以每公噸不到三千盧布的低價購進石油,再運至國際市場以每噸一萬五千盧布的高價轉手賣出。

莫斯科一家中學的校長,把空置的校舍改建成旅館,專門接待外國代表團,生意十分興隆。

套句中國大陸的慣用語,這一類人是十足的「倒爺」。然而在今天的俄羅斯,他們都是重要的經濟支撐者。根據估計,一九九二年倒爺創造了俄羅斯人民四0%的收入來源。

「為了抓住新的經濟機會而各顯神通的俄羅斯人,已經在全俄及世界各地開發出政府做不到的行銷網路。」莫斯科的一個經銷商查得指出。他的公司經銷的商品從進口錄影帶、洋裝到出口皮件都有,兩年內雇員由五人變成現在的一百多人。

公職人員轉業開計程車、音樂老師當起房屋仲介、莫斯科的主要街道兩旁,每天有成把外匯流進將近一萬個家庭主婦所擺設的攤位中。

對俄羅斯這些既不是黑市也不是正業的經濟活動,德國明鏡周刊以「創造奇蹟的灰市」來形容。

叢林法則當道

相較於過去一切按著「計畫」進行的經濟,新的經驗對許多俄羅斯人而言,可能來得又猛又野蠻。

「現在是叢林法則當道,人人有機會,個個沒保障,誰有門路、誰的腦筋動得快,就可以抓住大部分的資源。」明斯克大學教授雅格指出。

跟著而來的是貧富差距的擴大。

雖然今天一盧布對美金的兌換率低於0.00二美元,在各大城市中部到處可以看到開賓士轎車的人。這些資本主義下的俄羅斯新富,可以一個晚上在俱樂部吃飯、跳舞花掉一百美元。

然而,貶值的貨幣與水漲船高的物價,都讓許多退休的老人、藍領階級與農村居民有隨時可能破產的威脅。

前一陣子,紅場前敲鍋蓋抗議生活水準下降的老婦,照片傳遍全球。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據聯合國估計,到今年底,俄羅斯農村會有將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貧窮線上下。

特別是葉爾欽大量出售國營企業以後,許多]此頓失長年穩定生活的工人,對現狀尤為不滿,開始懷念起從前的共產政權。

「我從前一個月賺五百盧布,生活好過得很,」原先在蘇聯軍工廠,現在改行教機械的賀壹說,「現在他們每個月給我五千盧布,我卻入不敷出。」

不過出人意料的是,根據美國經濟評論日前所做的一項研究,俄羅斯人與美國人對貧富差距的容忍度一樣高,甚至有不少人認為要期待經濟的提升,有必要再忍耐更大的差距。

俄羅斯人確實在這兩年來向世人展現了他們傳統的忍耐美德。

經濟學人雜誌指出,葉爾欽在短短數月之內解除了所有民生用品的價格管制,在一日千里的物價上騰壓力下,俄羅斯人竟然沒有產生暴動,本身就是一項奇蹟。

除此之外,許多數字也顯示,俄羅斯的經濟並不真如想像那樣瀕臨崩潰。

經濟並未破產

以工業生產為例:從帳面上來看,兩年內工業生產減少了三0%。然而再仔細分析,可以發現,主要是由於國防工業與許多國營企業的裁撤。共黨下台前,國防工業占俄羅斯國民生產總值的二0%,雇用了全國約二0%的勞力。這些工業冗員充斥,而且平均每單位的生產成本高出美國五0%以上。一九九0年OECD所做的研究也顯示,一半以上的俄羅斯國營企業,每生產十件東西,就有三件是虧本的。裁撤它們,雖然短期內造成了高失業率的陣痛,長期而言卻是好的。

將俄羅斯與東歐各國比較,也會發現,其生產力下降的幅度仍是最小者。

一九九一年,俄羅斯的預算赤字高達三一%,去年雖然面臨超高通貨膨脹,赤字卻已控制在一0%以下;一度飆漲的物價,也逐漸平穩下來。

「更重要的是,灰市吸收了將近一半的失業人口,這些人未來會成為俄羅斯服務業發展的原動力。」經濟學人雜誌分析。

目前俄羅斯經濟最大的危機,並非來自改革措施或人民的投機行為,而是揮之不去的共產舊勢力。

許多仍在抗拒改革的舊企業,為了解決嚴重的虧損,想出了一套企業彼此借貸的方法。這些債務快速擴增,已經超過三兆二千億盧布,比俄羅斯全國發行的貨幣總數還高。由俄羅斯國會所控制的中央銀行也不斷印鈔票,借給議員所主持的國營企業,至今已超額發行了六千億盧布。

「如果俄羅斯不能解決央行與行政部門唱反調的怪現象,即使西方提供再多的援助,也會像投到一個破了洞的袋子,很快又漏出去。」國際貨幣基金會一名官員指出。

政治上,葉爾欽與舊蘇聯勢力間一直不斷的權力鬥爭,更使得西方的投資者駐足遲疑;去年俄羅斯的外來投資只有不到一0%的小幅成長,與外資在中國大陸的熱絡相比,顯得冷冷清清。

做國家真正的主人

明鏡周刊評論認為,現階段支持俄羅斯經濟最力的,不是政府、不是外援,而是那些一心向錢看,都能完全擺脫共產習氣、靈活抓住機會的小老百姓。

在莫斯科一家飯店門前,每到下午六點,就會準時有位擦鞋童出現。他天天從市政府下班就來這裡報到,賺觀光客的外匯。看著他擦鞋勤快的模樣,令人不得不相信明鏡周刊的話。

一九九二年十月,俄羅斯總統葉爾欽發給每個俄羅斯公民一萬盧布,做為他們購買國營企業的基金,「做國家真正的主人」葉爾欽說。雖然俄羅斯人至今沒有幾個真正有能力購買,葉爾欽的話倒是已經在滿街的灰市上成就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