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0歲的阿耘,是個天生免疫力就差的女孩,常常在過度勞累、溫差過大的季節轉換之際,很容易就染上感冒,而且只要一患病,往往都是至少持續10天至2個星期,鼻水流不停又不斷咳嗽,常常導致她上班無法專注、難過不已。
不過,在許多的生活習慣上,她也並沒讓身體更加健康,包含習慣熬夜、挑食、愛吃甜食,以及缺乏運動,加上工作壓力過大,令她的心情隨時處於緊繃狀態,長久累積下來的結果,就是幾乎一年四季掛病在身,而且不管看幾次醫生都難以康復。
這當中的關鍵不在於藥效並不夠強,而是身體本身就少了抵禦疾病的免疫力,彷彿一座沒有衛哨的堡壘,敵人一靠近便只能乖乖投降。
該如何提升免疫力?
人體其實本身就有抗體,用以抵禦外在環境的多元刺激下,能夠確保人體維持正常機能、令細胞組織持續在健康狀態。
免疫系統可以辨別病毒、寄生蟲、病原體等毒素,並區分好的細菌與壞的細菌,將不好的物質排出體外。
因此在人體健康的狀況下,就算有感冒病毒入侵體內,你還是不一定會罹病,因為都被人體正常的防禦機制抵擋了。
人會生病,最主要的原因是在身體虛弱時正好被病毒入侵,或面臨一個新式的強烈病毒,而身體並沒有好的抗體來阻擋。不過,我們可以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提昇自我身體的免疫力,如此不僅可以避免感冒上身,也不用吃太多藥來傷害身體。
台大醫院醫師、免疫學專家孫安迪說,通常免疫系統相關疾病有三個最主要病因,一是睡眠,二是壓力,三是由其他小病導致。他建議每個人都要有充足的睡眠,因為掌管內分泌及免疫系統的褪黑激素在凌晨兩點時濃度最低,中午能小憩片刻更好。
至於紓解壓力方面,孫安迪推薦腹式呼吸。一般人深呼吸是胸式呼吸,所以吸氣時腹部縮起,呼氣時腹部反而隆起。他通常在睡前,雙手放在腹部,吸氣時感覺腹部隆起,呼氣時則腹部收縮,一分鐘約進行十次的腹式呼吸,可促進交感及副交感神經的平衡。
而沐浴時水溫不要太高,或考慮洗冷水澡,刺激副交感神經,可達到紓解壓力的效果。
飲食也是影響抵抗力的重要因素,過多的醣類會引起血糖上升,進而抑制分泌生長激素,這會使得免疫系統出現障礙。
此外,蛋白質過多或過少都會讓免疫能力降低,飲食均衡特別重要。優質的動物性蛋白質有雞肉、魚肉與瘦肉;植物性蛋白質則存在於豆腐、豆製品與堅果食物當中。
如果要增加免疫力,六大最適合的食物為洋蔥、大蒜、菇類、紅蘿蔔、奇異果與甜椒,不過,這當中有許多都是民眾愛挑食的食物類別前幾名。
運動的好處是增加心跳速度、排汗,強健肌肉與減少脂肪,因為太多脂肪會抑制免疫系統的功能;但運動也不宜過量,除了會傷害身體以外,過度運動產生的過氧化物質,反而會破壞免疫功能。
總而言之,健康的飲食、運動,加上充足的睡眠與紓解壓力的方式,是能讓身體免疫力強健的主因,如果你覺得自己太常感冒,那也許應該從提升免疫力做起,當免疫力一好,身體病痛自然少。
(圖片來源:cyberclean、rinza、diagnosis、ihealthy、fitnessd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