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Google如何對待人才?不完美中的實驗與創新

讓人才創意不絕、企業不斷成長的工作守則

陳虹瑾
user

陳虹瑾

2015-08-20

瀏覽數 87,850+

Google如何對待人才?不完美中的實驗與創新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我要過怎麼樣的生活,公司管不著。公司要是不想提供傳統食物,乾脆把所有餐廳關掉。他X的,要是你們不恢復正常,老子就投效微軟、推特、臉書那些公司,它們才不會他X的這樣惡整我們。」

你沒看錯,這則情緒過激的言論,是Google員工抗議公司推行「週一無肉日」的其中一則匿名意見。

進哈佛不容易,進Google更難;不過,Google現任資深人資長拉茲洛‧博克(Laszlo Bock)在新書《Google超級用人學:讓人才創意不絕、企業不斷成長的創新工作守則》中坦言「我們並不完美」,舉出多項案例指出,Google的人力政策也曾犯過嚴重錯誤!

作者曾在小吃店、餐館、圖書館打過工;也當過游泳池的救生員、中學生家教;曾到日本教小學生英文;還在電視影集裡跑過龍套。他曾服務於麥肯錫,31歲時毅然決定轉戰人資領域。2003年,離開麥肯錫後,先進入奇異企業集團,體驗傑克‧威爾許的人才管理文化;2006年加入Google擔任人資工作。

Google如何從一家小公司成長為今日的全球明星企業,關鍵就在自稱「Google人」(Googler)的員工。拉茲洛‧博克透過分享來自企業內部的人資觀點,強調Google在成功背後「也吃過自己政策的悶虧」。

福利並非「理所當然」,有效溝通減少濫用

他在書中舉例,Google管理哲學之中有一項風險,就是應得權利(entitlement)的心態——員工不知不覺把公司福利視為理所當然。光是和員工溝通「福利是福氣,不是權利」的概念,就讓他想盡各種方法。

例如,曾有一小群員工濫用福利,把員工餐廳視為應得的權利。他們用餐完畢,還把食物打包回家。他曾撞見員工下班時把四個餐盒放進後車廂。還有員工把礦泉水和穀麥棒塞進背包裡被抓到,原來他週六要跟朋友去爬山,想帶免費的食物跟飲料給大家。甚至,還有主廚說,有些員工朝餐廳服務人員丟食物。

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週一無肉日」措施。這項政策原意是員工增進健康,反應兩極,卻有一小群Google人怒氣衝天。會氣成這樣,一方面是他們覺得餐廳的食物選擇減少,一方面也認為Google想強迫員工接受「吃肉不健康」的觀念。

他決定在全體大會時跟分享所見所聞:有人濫用迷你廚房、有人對辛勞的廚房人員極不尊重,甚至有人亂丟叉子抗議。並且,他將前述「被惡整」的匿名意見向所有人公開。

語畢,全場鴉雀無聲。

多半員工完全不知道發生這些事,聽完後無不義憤填膺,沒多久紛紛表態,幾千幾百人透過郵件、全體大會發表意見,也有人私下寫信感謝、支持餐廳人員。

後來,偶爾有人發現同事一次外帶四個餐盒,其他同事會委婉地說:「你好像很餓,對不對?」發現有人禮拜五拿一大堆零食回家,同事也會投以不以為然的眼神。

沒有人因此被開除,但濫用情況少了;過去員工認為福利是「理所當然」的心態也有改善。透過有效溝通,大家不再把福利當做應得的權利。

機密固然重要,但開放文化更珍貴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再來看一個例子。拉茲洛‧博克將這個經驗稱為:透明化的代價。

他回憶,第一次參加全員大會時還是菜鳥。Google執行董事長施密特(Eric Schmidt)站在台上,背後是投影在牆上、高達十呎的產品規劃藍圖。他指著投影片說:「這些是Google迷你(Google Mini)的規劃藍圖。」

「這些產品藍圖被洩露出去了。我們已經抓出洩密員工,將他開除。」施密特進一步說明,相信Google人如果知道彼此的工作內容,公司才會成長茁壯,因此才會在產品對外公布之前,先在內部分享這麼多資訊。

施密特語重心長地說,他有信心大家能保護商業機密。若是有員工破壞了這層信任感,就必須立刻走人。

那陣子,Google每年都會有一起重大洩密事件,每次都會啟動調查工作,不管是有意無意、善意惡意,當事人一定遭到開除;Google不會公布當事人的名字,但會向全體員工公布哪項商業機密被洩漏,又有何後果。

「這麼多員工分享這麼多資訊,難免有少數人會犯錯。但資訊共享是值得的,因為機密固然重要,Google的開放文化更珍貴,」他們堅持。

「怪咖員工」是公司的貴人

再來看看這個企業對於資深員工的尊重。

「愈資深,懂愈多,問題也愈多,」拉茲洛‧博克甚至認為,「怪咖員工」是公司的貴人!

他指出,每次開全體員工大會,總有幾個熟面孔的工程師報到,固定坐在第一排,問的問題又臭又長。每次,較資淺的員工看到又是同一批人舉手發問,不禁翻白眼。

例如,在這個「長青發問團」當中,有人每次問問題必定東扯西扯,問題有時候很怪,有時候卻又彷彿預言,例如,雙重認證(two-factor authentication,一種提高資訊安全的機制)的設計還沒出現前,他就已經問過相關問題。

這樣過了十年,這個「怪咖」突然有一天退休了。拉茲洛‧博克後來才發現,這位員工其實是元老級Google人。

當他把這件事告訴施密特時,施密特不禁拋出一個問題:「流失這些開疆闢土的怪咖員工,Google是不是也少了寶貴資產?」拉茲洛‧博克依據經驗做了這樣的結論:答案是肯定的!

Google如何對待人才?不完美中的實驗與創新_img_1

(拉茲洛.博克《Google超級用人學》,由天下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