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新埔
新埔枋寮義民廟,客家人的精神象徵。
廟後山坡上碩大的義民塚,合葬了新竹兩百多名。
在乾隆年間林爽文之役中,因保衛鄉土而戰死的鄉勇忠骸。
據說當年牛車載運忠骸回鄉,車經新埔枋,牛竟不受驅駛,經焚香禱告,擲筊取決,始悟先烈欲葬於此處。
百餘年來,鄉勇犧牲幻化而成的褒忠義民爺,始終在客家人心目中庇佑子孫。
每年春、秋兩祭,由附近十五大庄輪流奉祀,已成客家盛事。
宜蘭羅東
客家人在宜蘭,多的是「詔安客」。
田疇平野中的游氏家廟印證了這段歷史。
此地家族出了現任宜蘭縣長游錫 ,據說游縣長曾在公開場合表明自己是來自福建詔安的客家人。
當初漳州人吳沙開蘭,同屬漳州地區的詔安縣客家人,不少隨之而來。只是年歲久遠,客家子民多已被福佬化,四十歲以下者多已不會客語了。
宜蘭還擁有全省最多的三山國王廟,可見客族遺跡。
苗栗公館
山明水秀的苗栗,七成人口是客家人。
走在苗栗鄉間,偶爾會看見未改建的三合院老宅,用甕築成牆,樸拙有趣。
縣政府的人說,民國六0年代,公館鄉的福基村有許多窯廠製甕,賣給公賣局製紹興酒。
後來公賣局不買福基村的甕了,過剩的甕怎麼辦?
苗栗鄉親發揮客家人珍惜物力的精神,拿這些多餘的甕裝醃漬過的鹹菜,甚至築成牆,成為苗栗鄉間的特色之一。
花蓮鳳林
花蓮縣鳳林鎮,客家人在東部的大聚落之一。
七、八十年前,西部桃竹苗地區的客家人大批到東部開墾,在此落地生根。
鳳林車站附近的奉天宮這樣記載:「吾大漢民族由大陸渡海來台定居,……本鎮在半世紀前為叢林莽草一片蠻荒之地,吾人再由西部平原播遷斯土篳路藍縷,以啟山林……。」
奉天宮內的眾神群集,主祀關公,旁祀觀音、媽祖、佛祖、孔子、城隍、神農、濟公等,可見客家先民在艱辛歲月中的心靈託付。源於西部客家鄉里的義民爺神位,說明了東西岸的一脈相承。
高雄美濃
說到客家,想到美濃。
說到美濃,想到板條、紙傘、菸樓、客家老宅以及甲中戴著花布斗笠的客家婦女;現在,美濃還有美濃窯、田園藝廊、鍾理和紀念館,益發瀰漫著客家亦耕亦讀的濃濃風情。有心人到美濃,還可以到台電竹田電廠去,山巒群樹中一座淡藍色的歐風建築,燕子築巢,是日據時期即建造的,最近電廠的更新計畫中已決定保留此樓。遊人踏青,還可以遙想昔日覓發電能源之辛。
屏東內埔
包含長治、麟洛、美濃、萬丹……等鄉鎮的高屏六堆地區,是南部客家人的大本營。
位於六堆中心的內埔,仍有一棟客家傳統住宅圍龍屋。
客家人居住地多半多山多盜賊,一層又一層的圍屋成圓弧形聚居,正是兼具了防禦和宗族凝聚的功能。
有人形容,客家民居是「山溝裡的一群鳳凰」。
如果細心在內埔曾家圍龍屋算一算,可以發現這裡有上百間房間。住這種屋子好不好呢?
「好喔,出了好多醫生、博士呢!」
聚在廳房裡聊天的老先生、老婦人笑說。
屏東萬巒
萬巒不只有聞名的豬腳,還有一個撿字紙的老人。
林定祥從七十歲那年開始,每逢農曆初一、十五,挑著竹簍到鄰里間收集字紙。
字簍上插著香,寫著「尊古聖賢」「敬惜字紙」,滿滿的一簍收集完後,重達一百台斤。
他挑到惜字爐,燒香唸著讚文後,敬心虔誠地把字紙焚化。
他這樣做已經有十七年了。
對文字的敬重,對固有文化的執著,這位做過村長的客家老人甘心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