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身逢變故,在出生時或後天因素成了身障者,你會從此悲觀消極,還是更加振奮,走入人生另一段精彩的道路?也許上天予人的磨難,並不一定是要終結你的未來,而是開創截然不同的嶄新人生。
劉大潭,3歲時因為醫生不慎,施打了過期的小兒麻痺症疫苗,從此雙腿嚴重萎縮,下半身動彈不得,只能以爬行的方式移動身體。甚至因為特異的外型,讓他從小飽受他人的侮辱,但他不因此氣餒,反而奮發向上,在機械與發明上有卓越的成就。
他是全球第一位身障發明家,曾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牌獎、德國國際發明金牌獎、國科會十大傑出科技人等獎項,他還自行創業,現為速跑得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今天,他受《遠見雜誌》與安麗之邀,與聽眾分享他精彩的人生故事。
一出場,他就從自製的手搖車「爬」到舞台中央的椅子上,沒有一絲猶豫,臉上也掛著笑容,感動的畫面令鼓掌聲不絕於耳,也令人敬佩他積極、樂觀的態度。
他表示,小時候每當要做一件事時,很多人都會嘲笑他「自不量力」,但他心想,「我一定要做給你看!」他說,當別人看不起自己時,你就要更看重你、瞧得起自己,不要自怨自艾、自暴自棄,那才會成功。
因為先天的不良於行,他形容一生中有三大困難,一是不能上學。他說,因為媽媽擔憂他在上課時會被欺負侮辱,而選擇不讓他上學;二是難找工作:就算已經考取多張證照,而每次的考試也都有優異成績,老闆也因為他的身障,連面試機會都不給;最後是娶老婆:因為對方家長反對,不想讓自己女兒嫁給一位「在地上爬」的人,所以在交往初期遇到了很多阻礙。
也因為這三大阻礙,讓他從小就立志要在30歲前完成人生這三大目標。他認為,「每一個困難,都會有很多的解決方法,只要努力,沒有什麼問題是不能解決的,」他笑說,我還提前達成,在27歲就完成這些志向了。
他也曾因為大家笑他是廢人、叫他去當乞丐而大哭,但他轉個念頭想想,人家愛怎麼講就怎麼講,他可以不要理會,轉而來設定自己的目標。「有目標,才有壓力,有壓力,才會有動力。」
他說,在每一個人的人生裡面,一定要懂得感謝貴人,他表示,他生命中有兩個貴人,一個是願意接受他,讓他去讀書的校長,一個是當年年僅13歲就打工,替弟弟買了一台特製手搖車的大姊。
他自嘲,因為身障,所以沒有辦法去跑步運動,下課時間不能跟同學玩、放學也不能逛街,因此時間特別多,每天都在家裡看書。長年下來,累積了非常多的知識,也培養不少專長,靠著這份堅持,令他從小到大都是第一名。
不過,在大學畢業後幾個月,他處處找工作卻處處碰壁,就算他再有才能,也因為殘障而無用武之地。面試了兩三百家公司,沒有一家要用他,直到有一家工廠,願意讓他進公司試用三個月,但但書是,如果表現不好就必須離職。
於是,他把握機會,每天自願工作到晚上10點才下班,老闆要求畫一張圖,他會畫三張給老闆選,試用期過後,他不僅順利通過試用期,還加薪、升值,最後成了公司的研發部經理。
現在,他更自己出來創業。因為他認為企業要有社會責任,於是多年來,他秉持著關懷、協助他人的心態,發明了許多產品,其中最頗負盛名的,就是大樓的逃生緩降設備。
今年4月,他更出了本《天使不做的夢》一書,分享他人生的經歷與故事。他鼓勵在場聽眾,「在勇敢追求夢想的過程中,遇到阻礙是很正常的,但唯有克服困難,才會得到機會。」
(部分圖片提供:劉大潭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