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柯林頓上台對中美經貿關係整體的影響如何?
以高姿態談市場開放
答:柯林頓是在美國人求新求變,希望再造美國的心情之下脫穎而出,所以「美國第一」、「振興經濟」、「有能政府」將是柯林頓上台後三大理念。從這方面來看,不能符合美國經濟利益者、不能對美國外銷有助者,都是美國所不能接受的。現在很難要求美國從所謂的「國際整體利益」的觀點來行事。
而減少財政赤字、擴充出口、提高美國國際競爭力將是他的經濟政策的重點。其中對我們影響較明顯的是後兩項。就擴充出口而言,美國必然十分計較我們的市場是否足夠開放,而且必然會以高姿態來談這個問題。柯林頓政府也會相對發展出一套提高國內競爭力的作法,做為其打開更多國際市場的後盾。
問:柯林頓政府的經濟內閣中,長於台灣經濟事務的人有多少?經濟部至今有沒有跟他們進行過正式或非正式的接觸?
答:當中大部分人對台灣經濟事務都有一定程度的瞭解,而且幾乎每個人都曾來台訪問。不過由於多半以私人身分來訪,不會對中美經貿事務提出意見,所以也很難說他們有什麼特殊立場。目前除了一、兩位有私下交誼的閣員我們去函致賀外,還沒有正式接觸。
問:市場開放、智慧財產權等一直是中美談判的主要問題,現在柯林頓以擴充出口為重點目標,會不會使兩方的貿易關係愈來愈緊張?
沒義務修法以符合美方
答:就市場開放來說,爭議不會大。經過十年的雙邊貿易談判,我們已經做了不少,唯一剩下二項之一是服務業的開放,在我們要進入GATT的時候,也同樣要解決,而台灣目前已發展到以服務業為主的經濟結構,開放對提高我們的國際競爭力只有好處。
問題比較大的是農業。我國農業目前仍維持部分的保護措施,例如稻米,實在是有社會文化上的考量,不能完全從經濟面來看,所以恐怕在短期內也無法完全開放。不過美方所關切的大項農產品如大豆、黃豆、小麥、水果,我們幾乎都已開放。
中美雙方真正的爭議在於智慧財產權的問題。歧見的存在是由於兩國的法律體系、守法觀念、文化背景以及對問題的看法都有相當的差距。例如著作物的平行輸入,美國的法律禁止,但我國的法律允許,而我方也沒有義務一定要修改法律來符合美方的要求。
同時,我們的觀念是,只要消費者買的不是盜版貨,他能在香港、在美國買到更便宜的有何不可?但美國方面部認為其著作物海外版權與國內版權不同,也不可等同視之。我預測對這些問題,柯林頓會採取更強硬的立場,未來可預見的爭議將會很大。
問:是否未來數年雙方不可能就此達成協議?
答:也不是不可能,但要避免衝突,我們卻必須做更大的讓步。
問:我們是不是已經有讓步的打算?或者我們還有談判的籌碼?
答:也沒有所謂的讓步不讓步,但我們需要有心理準備,美國的立場不會改變;同時,談判桌上的事,不能事前就說我們要採強勢還是弱勢,只能對每件事重新做利弊的評估。
問:我們的評估因著美國新政府的上台,跟以前會有什麼不同?
不過度牽就外交考量答:美國政府大致的立場跟以前沒有不同,但反應的程度將有改變,這一點就是我們在做評估時需要掌握的情勢。
問:柯林頓在競選時就說過,以後將不惜採用三0一做為貿易談判的手段,在這方面我們馬上會遭遇到的壓力是什麼?
答:就是智慧財產權的問題。事實上,我們現已面臨了三0一的壓力,美國新政府已有音訊傳來了。
問:內容大致是怎樣?
答:這我不能說,只能強調是比過去更強勢。
問:是要求重新談判,還是要我們直接按照美方的意思執行?
答:如果是要求重新談判,那還算是好的呢!
問:我們與美國的經貿關係是否還有外交的考慮?
答:基本上不考慮,但是經貿關係也是整體關係的一環,若不能建立良好的整體關係,對經貿也會有影響。
問:我們要進入許多國際財經組織,不是仍需仰仗美國的幫助嗎?
答:這也是事實,不過兩國經貿糾紛的點火者,主要是美國的廠商和遊說團體,他們並不會因為我們在某些點上做了讓步,就不在其他點上挑毛病,所以我們也不需要為了外交上的考慮而做過度的牽就。
問:經濟部一直在談分散我國外銷市場,而我國的駐美代表處則希望維持對美貿易的現況,你的看法如何?
美國仍是世界最大市場
答:我國與美的貿易不論如何分散,它仍是世界最大的市場,而其市場多元化,可以吸收高、中、低價位的商品,非常適合台灣的外銷特性。所以我們談分散市場,意思是開拓其它地區市場,同時不放棄美國市場;讓美國市場占我外銷比例相形下降。美國占我總出口的比例已從十年前的四九%,下降到目前的三0%左右,但就出口值而言並沒有降低。
問:中美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進展如何?
答:今年一月十六日中美簽訂了「貿易投資架構協定」,雙方指派官員成立委員會,負責諮商合作或貿易糾紛的問題,可說是自由貿易協定的前奏曲。不過,我相信柯林頓政府在頭兩年不會考慮與我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因為他要先整頓內部經濟。
問:一般認為柯林頓上台後,對中國大陸的貿易政策會較嚴厲。兩岸經貿關係愈來愈密切,假設美國取消中國大陸的最惠國待遇,對我們有何影響,我們有無因應措施?
答:我們沒有辦法做什麼因應措施;到大陸投資的台商,去之前也應該將這些風險考慮進去。我個人的看法,美國是會給中共更大的壓力,不過在通盤考慮後,應該還是會給中共最惠國待遇。
問:去年我們的廠商曾為了美國要取消大陸的最惠國待遇,向華府進行遊說,對此政府的立場如何?
答:那是在大陸的外銷廠商,其中包括了港商、美商都有,特別是港商為主。對此,我方政府沒有辦法有什麼立場。
(任孝琦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