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跳脫框架思考,即便三十多歲才轉業也不害怕!

18位來自亞洲,卻在紐約闖出一片天的工作人

新聞稿
user

新聞稿

2015-06-23

瀏覽數 9,600+

跳脫框架思考,即便三十多歲才轉業也不害怕!
 

(到了30歲才第一次接觸攝影,申炫雅到紐約設計學校學習,努力接案累積經驗,最後成為紐約之名時尚攝影師。照片提供/大田出版)

30多歲才第一次接觸攝影的申炫雅,目前是紐約著名的時尚攝影師,她的照片曾登上過《哈潑時尚》和《NYLON》等時尚雜誌。但其實,剛接觸攝影時她連膠卷都不會裝,滿頭大汗弄了30分鐘也搞不定;剛到紐約時完全沒有人脈,即使接到案子,也找不到模特兒及攝影團隊,申炫雅說:「但因為當作一生的志業在努力,所以能做想做的事,即使很辛苦,也會自然而然堅持下去,而且很開心。」

跳脫框架思考,即便三十多歲才轉業也不害怕!_img_1

(國中肄業在國內找工作四處碰壁的朴浚龍,到紐約以實力證明自己的才華。照片提供/大田出版)

擅長畫畫,國中沒畢業的朴浚龍,16歲就進入創意公司工作。想在國內轉職的他,卻因學歷四處碰壁,因而嘗試投履歷到關注已久的紐約廣告公司。沒想到不但順利錄取,還在三年內晉升為創意總監。回想剛到紐約的時候,英文仍是他的罩門,同事提到的某些設計師他也不一定認識,朴浚龍雖然有些沮喪,但他還是想要堅持下去:「我學歷不高,也沒有接受過專業教育,必須比其他人懂得更多才能生存下來,所以我自學了很多技術以及相關知識。」他試過用腳本、3D設計等各種方法,還嘗試過自己建模型,讓設計變得更有趣,因為真心喜歡這份工作,即使一天睡不到幾小時,但他很滿足。

這些職場的經驗談,都來自大田出版6月強檔新書《像他們一樣工作:紐約人的生存白皮書,向他們學習熱情、創意、成長》,收錄18位來自攝影、廣告、藝術、設計、時尚產業的工作甘苦談。總編輯莊培園說:「也許讀者不一定想跟他們一樣從事相關工作,卻能從他們的工作經驗及人格特質來拓展視野,反思自己的工作狀態,讓熱情及創意可以被啟發。」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