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借鏡新加坡,想想台灣怎麼辦?

【時事話題】

林思宇
user

林思宇

2015-03-31

瀏覽數 32,000+

借鏡新加坡,想想台灣怎麼辦?
 

新加坡國父李光耀23日逝世,25日靈柩送往新加坡國會大廈,4天內有超過40萬人到國會大樓瞻仰靈柩,不少人是排了好幾個小時才排到,面對鏡頭更是熱淚盈眶。

在台灣,這樣的場景也只有在老一輩的記憶裡。大概是在前總統蔣中正、蔣經國逝世時。

許多台灣人看到新加坡這樣的場面,對比台灣政治的紛紛擾擾,一定是大讚新加坡人夠團結,因為新聞就是這樣報的。

不過,如果今天場景切換,台灣媒體在台灣面對這樣的場景,一定會問說,是不是被動員?然後大費周章地去找內幕,接著在新聞上狠狠修理一頓。但是這次卻沒有媒體這樣問。當然,新加坡人一定不是被動員,因為他們打從心裡感謝李光耀帶給新加坡的富裕與繁榮。

李光耀領導的新加坡,走的是精英政策,他認為只有精英可以管理國家。的確,這些精英也都畢業於英美名校,知道怎麼與外國人打交道,因此容易獲得外商的青睞,他們也知道如何管理。

如果更靠近一點看新加坡,繁榮的經濟與生活,背後正有一股不一樣的聲音逐漸升起。從最貼近人民生活的「組屋」(政府建造的公共房屋)來看,愈來愈多年輕人買不起,這也是為何這次反對黨可以拿下4成選票支持。

政治層面來看,雖說是權威與民主並存,但實際上是人民行動黨在主導,人民的順從度也很高。政府也曾不避諱的表示,政府決定什麼是對的,不管老百姓怎麼想。穩定的政策走向,對外商來說吸引力相當大。

借鏡新加坡,想想台灣怎麼辦?_img_1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兩國國情差很大,住在新加坡,基本上不用擔心住的問題,但是台灣的房價卻太高,民眾買不起;新加坡政府的「組屋」則是用較便宜的價格賣給人民,讓大部分的人都有地方住。

人民行動黨最被讚揚的一點,就是不會讓人民餓到沒飯吃,在最低薪的工作,薪水都可以有辦法可以糊口,而新加坡人民的待遇與福利可以傲視亞洲。

拿媒體工作者的工作條件相比,他們可以一週寫一篇稿,甚至上圖書館去找資料;一天如果跑兩條新聞就是工作量大,剛畢業的薪水就超過5萬台幣,而且年年加薪,工作個幾年,月薪就超過10萬台幣。

台灣的記者一天兩則新聞則是小case,薪水更是天壤之別,工作忙到沒時間上圖書館找資料。

這樣的結果,造就讀者喜歡什麼。比較兩地的新聞就會發現,新加坡中文新聞處處有英文邏輯,英文新聞也比台灣寫英文新聞來得道地,因為記者本身中英文都通;台灣的新聞則處處充滿趣味,總是讓人捧腹大笑,新加坡人看了台灣的新聞後,都非常想來台灣玩,對於台灣的政治更是如數家珍。

很多台灣人透過媒體看新加坡,但筆者曾經在跟新加坡駐點多年的記者聊天,他的感受卻是這是10、20年前的台灣;大家看到的是很表面的一環,加上媒體管制,能報導的有限,所以歌功頌德的較多。

看看新加坡,想想台灣,一個地方好不好,就如同一個人好不好,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沒有十全十美的地方。新加坡規矩、順從的背後,人民的生活很規律,但就少了點味道;台灣人民不規矩、不順從,卻創意無窮。

借鏡新加坡,想想台灣怎麼辦?_img_2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