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會有飯後吃甜點的習慣,飯後不管多飽,總是會多留一個「吃甜點的胃」,讓每一餐都有個美好的句點。
甜食甜到你心裡的背後,藏著許多不堪揭露的真相,尤其是小份量就有高熱量,但吃起來沒有飽足感,很容易讓人覺得餓得快,想吃更多。
我們吃下肚的,常用的果糖會增加肝臟脂肪的合成,造成脂肪肝,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甚至也被懷疑可能增加癌症的風險!
其實,人的口味習慣是可以改變,口渴的話,飲用沒有熱量白開水,才是對人體最健康、最經濟的水分來源,含糖飲料還可能會愈喝愈渴。而飯後不吃甜食,改吃水果,則可增加維他命與纖維素攝取,給你營養、健康的好氣色。
(文:Wayne/圖片來源:flickr Steven Depolo)
【原文節錄】
甜蜜的真相
上午茶、下午茶、外帶午餐、外帶晚餐……,沒有甜點、甜飲,哪來令人滿足的幸福感?筆者接任台北市衛生局長時,祕書主動準備了糖果、巧克力,因為「歷任局長都喜歡來點甜食,平衡一下緊張情緒,您也是吧?」
然而,甜蜜的背後,藏著許多不堪揭露的真相。
首先是熱量。很多人習慣一個便當,配一杯珍珠奶茶或檸檬紅茶,到了下午茶時間,又來一杯。一杯珍珠奶茶所含的糖分相當於28顆方糖,有550大卡熱量,相當於兩碗飯,或是接近一個女性午餐便當的總熱量!等於無形中吃了兩個便當,自己卻不知道!
但,甜食或甜飲料所供應的熱量,與其他食物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吃主食(飯、麵條等),得要花時間、花力氣,努力咀嚼,經過分解,才有糖分。如果吃蔬菜,不但熱量低,而且很有體積、富含纖維,對血糖影響極小,還可減緩從主食來的糖分的吸收速度。水果的情況,介乎兩者之間,它有糖分,但也有纖維、也需要咀嚼。因此,上述這些情況,雖然血糖會上升,但速度較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