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台灣人才新首選:西進轉南進、東協勝中國!

《遠見雜誌》與104人力銀行合作調查

新聞稿
user

新聞稿

2015-03-28

瀏覽數 53,450+

台灣人才新首選:西進轉南進、東協勝中國!
 

近年來,台灣人才西進中國已漸失優勢,反觀東協,卻是就業新藍海。今年簽下東協經濟共同體後,東協十國將變成單一市場,擁有比美國還高的經濟成長率、比歐盟還多的人口。看準這股「東南方的上升力量」,《遠見雜誌》與104人力銀行合作調查,針對有正職工作經驗的上班族,了解他們外派東協國家的意願與想法。結果顯示,近四成的上班族願意外派東協,取代中國,成為台灣人海外工作的外派新首選。

36.9%傾向外派東協 超越中國

當中國經濟發展開始遲緩,進入保7%成長率的新常態時,各國眼光無不看上東協十國的發展潛力。事實上,台灣正複製15年前的人才大遷移,方向從西進,轉為南向。現在,104線上有3931個東協工作機會,占海外職缺1∕4。數量上,中國雖仍以超過1萬個職缺居冠,但近兩年成長僅18.1%,大幅落後東協的68%(表1)。

台灣人才新首選:西進轉南進、東協勝中國!_img_1

調查中詢問,是否願意外派到大陸或東協?雖然九成上班族都願意或會考慮外派東協或中國(表2)。但若要二選一,36.9%的人更傾向外派東協,超越中國(34.7%)(表3)。從職涯發展角度來看,也有45.8%的人相信,履歷表上若有東協外派經驗,比外派中國更加分(表4)。而且愈年輕愈認為外派東協比外派中國更具未來優勢。由此可見,「中國經驗」已成普遍,東協人才正從稀有變成主流。

台灣人才新首選:西進轉南進、東協勝中國!_img_2

台灣人才新首選:西進轉南進、東協勝中國!_img_3

台灣人才新首選:西進轉南進、東協勝中國!_img_4

此外,44.4%的受訪者認為,「市場潛力大」是南進最大的拉力;接下來是「能與國際人才競爭」「薪資福利較優渥」及「趁年輕接受挑戰」,都有三成左右。其中值得注意的是,25.1%轉進東協的理由是「台幹中國優勢漸失」(表5)。

台灣人才新首選:西進轉南進、東協勝中國!_img_5

近八成台幹認為 卡位中國大不易

台灣人才到中國市場發展的前景為何停滯?調查顯示,近八成外派中國的台灣人認為,中國人才資質提升,加上國際人才競爭,台灣人才卡位已比以往困難(表6)。如此對中國的危機意識與前景悲觀,因而造就「人才南進」的最大推力。目前,台灣經理人在東南亞至少還有15年優勢,而年輕人只要有經驗、懂語言,也能闖出一片天。

台灣人才新首選:西進轉南進、東協勝中國!_img_6

外派東協國家,近七成首選新加坡

至於台灣人最想前往工作的東協國家,有68.5%的上班族首選新加坡,其他依序為馬來西亞、泰國與越南(表7)。新加坡需要的是醫護、幼教人員,及基層服務員,但東協國家整體而言,五成五的徵才廠商是製造業,二成二是電子資訊業,以業務貿易與生產品管兩大職務為主。

台灣人才新首選:西進轉南進、東協勝中國!_img_7

語言障礙比人身安全 挑戰更大

受到1997年印尼排華、2014年越南排華及泰國多年來持續政變影響,是否會導致不願外派東協的意願?根據調查結果,不曾外派東協者,42.4%的人最擔心「人身安全」;但曾外派東協的人,反而覺得「語言隔閡」才是最大障礙,顯然視動亂為短期現象(表8)。

台灣人才新首選:西進轉南進、東協勝中國!_img_8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有趣的是,除了國際語言英文,東南亞語也成為台灣人學習第二外文的新首選。近兩成的人選擇學東南亞語,遠超過選擇歐洲和日韓語言(表9)。事實上,「語言」正是台灣跨足東南亞的第一關。當愈來愈多人都在學英語,它便不再是加分工具,而是基本配備。現在,為了擁有差異化的競爭力,學會東協國家的第二外語,是職場中的最大競爭力。

台灣人才新首選:西進轉南進、東協勝中國!_img_9

台灣領3萬 到東協可領4~6萬

為何會願意離鄉背井外派工作?除了前景,也為「錢」景。調查發現,台灣人對外派東協的薪資期待,是台灣薪資的1.75倍,高於中國的1.66倍。意即,月薪3萬元的新鮮人,要5萬2500元才願意外派東協;要請台灣月薪5萬元的小主管,企業至少要開出8萬7500元才有誘因。

除了語言外,要墊高薪資,第二個法寶是「經驗」。東南亞以製造業為主,南進工作者大多來自非頂尖大學或非熱門科系,但在新興市場,能力比學歷重要。

40歲以下 駐東協意願勝中國

進一步將年齡與外派意願作交叉分析,發現40歲以上工作者,偏好外派中國,40歲以下則以偏好東協居多(表10)。原因是東協薪資偏低,40歲以上的人經驗豐富,又是中、高階主管,可能不想再去新興市場從頭做起,所以選擇環境較熟悉的中國;但對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來說,去中國根本毫無勝算。

台灣人才新首選:西進轉南進、東協勝中國!_img_10

目前雖仍有2%的人完全不考慮外派中國或東協,但外派已成為台灣人,尤其是年輕人不得不面對的選項。東南亞是新興市場,台灣人才在教育水準與工作經驗上還有利基,只要掌握住商機,就能複製過往成功經驗。

台灣前進東協優勢>26萬新移民及二代 在地華僑多

台灣前進東協十國的機會與優勢何在?首先,和其他搶進東南亞的國家相比,台灣擁有最好的籌碼-人才,有超過26萬東南亞新移民及其所生養的第二代(表11)。近20年,除了數萬名東南亞僑生留學台灣,加上新住民與新二代,更成為親近東南亞文化的捷徑。

台灣人才新首選:西進轉南進、東協勝中國!_img_11

除了人脈優勢,「台商經驗值」也是第二優勢。近年來設法進入東南亞市場投資或經商的企業也愈來愈多,中國雖仍是台灣第一大貿易伙伴,但2010年後,台灣對中國投資金額便逐年遞減,2014年雖有微幅上升,但投資件數卻來到2000年後的最低點,不到500件。而東協國家由於經濟政治局勢震盪大,但雙邊的貿易金額卻逐年增加(表12),台灣前15大貿易伙伴,東協國家就占了六位。長期來看,世界經濟重心,東協不會缺席,絕對是台灣下一個重要戰場。

台灣人才新首選:西進轉南進、東協勝中國!_img_12

調查說明:

1. 執行單位:104資訊科技集團

2. 調查時間:2015年2月12日~3月4日

3. 調查方式:透過網路問卷,針對有正職工作經驗之上班族進行調查

4. 回收情形:共計回收有效樣本共1,307份,在95%的信心水準下,估計誤差為±2.71%

註:表中百分比因四捨五入,加總可能不等於100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