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錢與否,似乎是人的一生中經常必須遭遇的決定。不論是孩提時代同學借的漫畫錢、網咖錢,還是長大之後朋友商借的周轉資金、經商費用,都可能會影響、改變雙方間的交情與命運。
借錢看似小事,但其實牽涉到一門很深的學問。包含該不該借錢、該借多少錢、借錢後該如何追討等,都十分令人困擾。畢竟「談錢傷感情」,從古至今,因為錢的因素而決裂的友情、親情事件經常發生。
《遠見》舉出了5大借錢上的哲學,如果在這些問題上運用得宜,人生可以少掉許多不必要的困擾與紛爭。
1、用什麼方法拒絕借錢?
只要一借了錢,便會開始牽扯到各種不同的問題,包含「該不該要回來?」、「討錢會不會不禮貌?」、「對方不還是不是故意忘記?」等疑慮,因此,能夠事先避免借錢這個行為時,也能夠比較沒有後顧之憂。
然而,拒絕要得體、又不傷朋友感情,適切的理由是一大關鍵。你可以以自身經濟狀況做依據,說明最近可能資金缺乏的狀況,像是「孩子要繳學費」、「要繳保費」、「買了某某東西」等因素委婉拒絕,開明的人便會了解狀況,而不再死纏爛打。當然,若借錢的是家人則另當別論。
2、小錢是否就別計較?
每個人對錢的定義並不一樣,有人覺得3、500是大錢,有人則覺得這是一筆為數不小的數字。不熟的朋友、同事當然就該對錢輜珠計較,但對有一定交情的好友,有時不計較小錢,更能鞏固情誼。
吃飯時多出一點零錢、買東西時不計較零頭,或是借出小錢時不急著追討,都是讓朋友感到落落大方的一點技巧。如果為了小錢而跟朋友時時掛在嘴上,不僅會讓兩人之間不愉快,也會讓人覺得你是個愛計較的小氣鬼。
3、大錢該如何追討?
但如果今天,你借的錢是一筆大錢,你在朋友真的有難時借出,「該如何要回來」就成了一門很深奧的學問。如果那位朋友不識相,總是推拖一大堆理由無法歸還,你就該要有拿不回這筆錢的心理準備。
在追討大錢時,你必須顯露你也「亟需這筆錢」的態度,包含「家人生病需要醫藥費」、「公司周轉不靈」、「親戚需金錢急用」等,因為唯有用這種方法,才能夠讓秉持「能拖就拖」心態的朋友趕快把錢拿出來。
4、了解對方借錢的原因
一個人要跟他人借錢,肯定事出有因,因為當對方沒有選擇跟家人借錢,而是跟朋友借錢時,很可能是跟家庭關係不好、不敢跟家人借錢,或家人缺乏這筆資金。當把借錢這念頭轉到朋友身上,一定有他的理由。
如果說,朋友是因為欠賭債、缺少菸酒錢、娛樂費短缺,那麼你說什麼都不應該借朋友這筆錢,因這只是讓他邁向加速沉淪的捷徑,而像是投資股票、創業基金等,也都該審慎考慮;但若朋友真的是需要一筆金錢,包含醫藥費、賠償費、被黑道討債等,當朋友真的有困難需要用錢時,你就該及時伸出援手。
5、別借錢給點頭之交
有些被債務逼急的人,在別無他法時,會轉而向從前的好友、同學借錢,當你好久沒跟某人聯絡,卻偶然接到對方電話時,要借錢的訴求大概八九不離十。他會使出苦肉計,談到目前家庭經濟的狀況,並且攀往年的交情,希望你能借錢給他。
如果你借了錢,那你要有錢拿不回來的心理準備。因為這種多年沒聯絡,卻因要用錢才想到對方的人,難保不會拿到錢後就杳無音訊。與其同情心作祟而決定大發慈悲,倒不如把錢留下來,照顧自己的家人還更為實際。
掌握好以上的關鍵,審慎評估借錢與否,圓融、有技巧的拿回該屬於自己的錢,也許我們不會再因為借錢的困擾而失去朋友。
(圖片來源:livejournal.com、galleryhip.com、selfstorage.com、comofaz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