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食安風暴,國內正掀起一股「自食」風潮,在外食不安心的情況下,許多人轉向回家烹飪,這也帶動了廚具的業績和烹飪課程愈來愈夯!
台灣人買手機常會做功課,不只是問親朋好友、還上網查,「但為何對吃下肚子裡的食物,很少花心思留意究竟是怎麼來的?」
在食安的問題爆發之後,也讓民眾對自製家電、具備生鮮履歷或進口食品的購買行為有了明顯的提升。麵包機、氣炸鍋等DIY健康家電,從10月起業績一路走升。
一次又一次的黑心食品傷害中,也讓不少人開始學習,身為現代社會公民該有的「食育」學分。上班族想學會「食育」,就從辨認好食材、學會做菜、回家煮飯開始吧!
(圖片來源:flickr Jeff Kubina)
【原文節錄】
自食時代來臨!自己下廚才安心
黑心食品事件不斷,若要票選台灣重大新聞,食安風暴絕對可蟬聯2014年度大事件。當業者惡意違法,等著政府把關、卻又效益不彰,消費者逐漸意識到,「自己的食安自己顧」。明顯的改變,從購買食材開始。
走入市場,在貨架前選購商品,不再只會認知名品牌、看特價款、拿了就走,而是會多駐足比較,查看成分標示,甚至注意有無安全標章,如產銷履歷等。大眾正從一次又一次的黑心食品傷害中,學習身為現代社會公民該有的「食育」學分。
曾有食品業主管私下妙喻,台灣人買手機,常會再三做功課,不只問親朋好友、還上網查,「但為何對吃下肚子裡的食物,很少花心思留意究竟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