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古都有很多有名的古蹟,赤崁樓也是從小就在課本上知道的地方。以前古蹟到5點後就休館,最近赤嵌樓晚上也開放了,而且越晚越美喔!
赤崁樓位於臺灣臺南中西區,建於1653年荷治時期,當時稱為「普羅民遮城」,曾為當時台灣的統治中心,到清代時因為戰爭被摧毀,目前剩下的遺跡不多。
明朝時鄭成功打敗荷蘭人在原址建立承天府,之後漢人在原址之上興建中式祠廟,從大南門城內遷來九座「贔屭碑」,現在的赤崁樓是海神廟和文昌閣的組成。
我們晚上8點多抵達時,正好遇到樂團和歌手現場演奏,人潮很多。演奏的音樂很好聽,可惜喇叭音效不是非常好,但音樂真的讓晚上的赤崁很有氣氛。
「贔屭」(ㄅ一ˋㄒ一ˋ)傳說是一種貌似烏龜的怪物,大禹治水時「贔屭」一直作亂,降伏他之後在被上放上石碑,鎮壓住牠避免繼續作亂。清朝時乾隆贈送十塊「贔屭」到台灣,現在有九塊在赤崁樓,一塊在嘉義。
「贔屭」現在放置在赤崁樓下,碑文的字隨著時間已經有些模糊了,晚上時燈打在碑文上,看起來有些像墓碑....。
中國式的庭園建築,小橋流水,還有橘紅色非常多的魚...。
海神廟一樓掛著赤崁樓的匾額,即使是晚上一就有許多參觀的人潮。晚上的赤崁樓很美,有很多參觀的人會在走廊欣賞夜景和聽音樂。
現在海神廟是展示荷蘭人統治與鄭成功時期的相關文物,當時的畫像、文物和模型都在這個展示區中。
內部的門牆或雕像都保留原樣。
海神廟有階梯能爬上三樓,狹小古老斑駁的階梯維持當時模樣,走路時還有木頭作響聲音,這邊古蹟維護的實在很好!
到海神廟推薦一定要到二樓,晚上看文昌閣超美!
還沒走完文昌閣就已經9點,趕快到樓下欣賞燈光秀。主要的燈光會打在贔屭石碑上,不只這樣,赤崁樓牆上四周的LED燈也會隨著音樂閃滅,整座赤嵌樓就像是在跳舞一樣,非常迷人!
到台南旅行如果晚上不知道要去什麼地方的話,不妨到位於市區,交通方便又有氣氛的赤崁樓走走唷!
景點資訊:赤崁樓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民族路212號
電話:06-2205647
白天開放時間:AM08:30~PM05:30
夜間開放時間:PM05:30~PM09:00
門票:全票50、半票25/台南市市民憑身分證免費/團體票30人以上八折
交通路線:
開車:
行駛國道1號(中山高)於永康交流道下,接中正南路往台南市方向,西門路四段,往西門路二段,民族路直走約200公尺即可抵達。
大眾運輸:
搭臺鐵至臺南站下,轉搭臺南市公車(3路、5路)至「赤崁樓站」下車。
作者介紹:
我是小佳,喜愛攝影、四處旅行流浪的背包客〈也有朋友說是苦行僧〉。本來我是個依賴心很重,去哪都要有人陪的女生;自從開始工作加上失戀後開始嘗試獨自旅行,從國內到世界各地,為了讓每次旅行都能更深入體驗當地文化,都會做很多的行情準備,旅行時也曾經睡過車站、麥當勞或是機場。旅行會遇到讓人難忘的美好回憶和世界各地的好友,所以我就這樣旅行上癮,停不下來了!旅行像美酒,當下只感覺香醇,而後勁是在某個夜深人靜的夜晚,才會發作。
更多旅行紀錄請至【小佳流浪旅行紀錄/部落格】//【小佳流浪旅行紀錄/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