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運動到底是什麼?在許多台灣學生及家長的觀念裡,學校的體育課就只是一週40節課的其中一堂,視其為不重要的副科,甚至是可以用來考國英數的替代科目。
許多人總是認為,運動是浪費時間,還不如用來背課文或是算數學,就算真的逼不得已要上體育課,就會看到有一些人總是坐在樹底下乘涼聊天,或是依舊死盯著手中的教科書。
到了大學,過去許多學校將體育課視為必修課程,但到後來逐漸不被重視,改為第一年必修、甚至全部改為選修課程,但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學校是培養一個人運動習慣最好的地方,一旦出了社會,要繼續維持運動習慣實屬不易。
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運動能讓人釋放腦內嗎啡因,讓人更快樂、心情愉悅,小孩越運動,不再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而更能聰明學習。酷愛運動的氛圍,應與荷蘭小孩的快樂感密切相關。
(圖片來源:flickr USAG- Humphreys)
【原文節錄】
全民瘋足球,運動俱樂部深入生活
荷蘭是全球體育競賽的常勝軍,平均身高也是全球第一。騎自行車是家常便飯,足球、游泳更是全民運動,他們如何帶動運動風氣?
位在荷蘭中部的卡斯翠坎(Castricum)是一座人口3萬人的美麗、悠閒小鎮。人口雖少,但參與運動的人口和風氣卻十分旺盛。
「維特賽22」(Vitesse’22)是卡斯翠坎鎮其中一個足球俱樂部。每當週末假日,擁有900多個會員「維特賽22」常會湧入數百位當地社區的父母親和孩子,從事各類運動;足球、曲棍球、網球……,每個人各取所好。
在足球場,孩子揮汗騁馳在翠綠草皮上,家長在場邊忘情的吶喊;父母的激動嘶吼聲,甚至還大過教練,彷彿自己才是運籌帷幄的軍師,神情十分投入。為了「冷卻」過度強烈的熱情,俱樂部還在球場邊豎起一塊牌子,提醒家長「觀棋不語真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