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商用衛星錢途亮晶晶

孫秀惠
user

孫秀惠

1992-09-15

瀏覽數 12,450+

商用衛星錢途亮晶晶
 

本文出自 1992 / 10月號雜誌 第076期遠見雜誌

一首我們都熟悉的兒歌唱道: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在下個世紀的天空裡,最閃亮的星星,將是一群擁擠在距地表三百公里處軌道運行的商用衛星。

目前環繞地球軌道的商用衛星約有一百多顆,而根據國際衛星組織的估計,在九0年代,每年平均會有二十顆商用衛星升空。單是英美兩國,到一九九五年之前預定發射的衛星就超過一百顆。

此外,過去國際衛星組織獨占全球通訊衛星事業的局面,即將於今年打破;一九九二年之後,民間將可以自行發射通訊衛星,屆時,還可能帶動更蓬勃的商用衛星事業。

娛樂與通訊衛星大整合

為什麼星空會如此擁擠?

主要是因為娛樂與通訊兩種衛星,將帶來全球資訊媒體的大整合;包括電傳、電腦、電話、區域網路、報紙、廣播、電視與電影的事業,都將透過衛星而成為一個利益龐大的家族。

事實上,整合已經開始了。

美國的摩托羅拉公司正打算以三十億美元的經費,發展「艾瑞定」計畫,在一九九四年以前發射七十七顆通訊衛星。這些衛星將在環繞南北極的七條軌道上運行,每個軌道平均分布著十一顆衛星。花費這麼大的工夫,主要是為了讓使用行動電話的人,可以在地球任何一個角落彼此通話。

世界各地行動電話的使用者飛快增加,美國去年一年就多了二百三十萬人,而歐洲、亞洲的成長率,也在三0%到五0%之間。過去行動電話只能在有地面行動電話轉接系統的地區使用,範圍有限。未來,透過衛星的轉接,「我們可以把訊號送到任何一個你能想像出來的地方。」

根據摩托羅拉的估計,如果「艾瑞定」順利地在一九九七年正式營運。四年內至少可以招攬三百二十萬名顧客。

而這項計畫的野心不只在聲音的市場,摩托羅拉更想在未來吃下電子文件的市場。

透過通訊衛星,將來在飛越大西洋的三萬呎高空上,旅客可以一面打衛星電話,一面將手提電腦插上機位扶手的衛星系統插座,開始接洽生意、收發文件。空中巴士的A-340型廣體客機,正在研究提供這種服務的可行性。

利用衛星追蹤指示

通訊衛星不僅能傳遞語音和文字.還具有追蹤指示的能力;透過定位系統(Positioning System),企業可以知道公司的船舶現在行駛到何處;個人使用者可以了解所在地區的交通流量,並與其他衛星電話的使用者透過電腦標示彼此的位置,對於商務的管理與聯繫相當有利。

每一個應用的領域,都是一條潛在的大好「錢途」。正因看上了同樣一塊大餅,除了「艾瑞定」,至少還有四個類似的計畫,都將在一九九七年以前推出,最小的一個,預算也要二十億美元。

事實上,在日本與歐美,許多企業早已利用衛星作為國內資訊傳輸的工具,應用範圍也日益廣泛。例如松下電器就計畫經由衛星頻道,向全國的經銷商做新產品介紹;而日本麥當勞則打算接收衛星節目,做各聯鎖店工讀生同步的職前訓練。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日本現已發射了「百合」、「超鳥」、「JCSAT」等六顆商用衛星,當愈來愈多企業把衛星、電傳視訊、傳真、電話結合使用時,必會使其資訊社會起更大的變革。

最近連印尼也開始向亞洲各國推銷其「降落傘包一號」通訊衛星的頻道。印尼的衛星電波原只涵蓋東南亞國協一帶,但因判斷亞洲各國經濟實力提升,國際通訊的需求也會隨之增加,決定將服務網擴張到日、韓等地。

不過,影響力更大的,恐怕是資訊、娛樂、新聞事業透過衛星而整合。

娛樂商戰打上天空

全球的娛樂商戰已從地面發展到了太空。

香港最大的華僑集團--李嘉誠集團以亞衛一號經營衛星電視,現在是全球最大的衛星節目網。李嘉誠旗下的「天窗現象公司(Hatch Vision)」副董事長李里察今年六月表示:「觀眾已經超過三百萬戶,遠超過我們預期。」

受此刺激,泰國的察隆集團也將於一九九四年和中共一起發射一顆節目用衛星,而南韓則計畫於一九九五年推出商用衛星頻道。

去年十月,日本東芝以及伊藤忠商事,共同投資了十億美元於美國的時代華納公司。這項盟約囊括了電影、雜誌、有線電視。伊藤忠商事衛星通訊部的一名主管表示:「透過衛星傳輸,我們希望在日本、亞洲、美洲以及歐洲,逐步建立一個完整的世界資訊網路。」伊藤忠為了逐鹿通訊媒體事業,已經投下了兩百五十億日圓和一百多名的員工。

將來,很可能再也沒有通訊衛星與娛樂衛星之別了。

按照聯合國現有規章,通訊衛星不得兼做娛樂衛星之用,但許多國家已意識到:當多元媒體日趨發展,二者再也難以區分。

衛星--新的人民力量

歐洲共同體的傳播委員會最近就對歐市的衛星管理提出白皮書,准許通訊衛星兼送電視節目。

英國的BBC與美國的CNN,藉著衛星傳遍了全世界,現在李嘉誠集團也有意跨入衛星通訊業;而日本的新力在購併哥倫比亞影業兩年後,日前正朝衛星通訊與區域網路二種事業齊頭並進,目的也是希望將來能一舉進攻衛星時代的多媒體市場。

不久前,英國廣播公司主播庫克曾經說:「二十世紀末蘇聯政變之所以失敗,除了人民的覺醒,還加入了一個新的力量--衛星。不像一九一七年政變,列寧控制了所有的訊息;這一次,全世界透過新媒體,看見了謀叛者、看見了葉爾辛站在坦克前;沒有人能遮蔽誰的耳目,大家都知道了……。」

這種透過衛星與多元化的媒體所達到的「資訊無國界」的生活,一直是各大通訊、娛樂企業努力要實現的藍圖。

藍圖的實現就在不遠的將來,而藍圖背後隱藏的經濟力量,才是真正的戰場。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