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滿特色、喜感,模樣逗趣的各色鳥兒,還有流暢的拋物線、精準的物理運算引擎,都是當紅遊戲《憤怒鳥》(Angry Birds)最大的招牌與樂趣,許多玩家都在思考該用何種角度、力道,或不同鳥兒的功能特性,來研究擊敗搗蛋豬的方法。在《憤怒鳥》最火紅的時期,幾乎人人手機都有3個以上的相關APP。
《憤怒鳥》是芬蘭公司Rovio在2009年底所推出的遊戲,在APP遊戲還沒有那麼普遍的時代,《憤怒鳥》可謂一支獨秀,上市後隨即爆紅,在2012年時全球達到2.63億的活躍用戶,這個免費的APP,在2012、2013年時,為Rovio創下1.52億、1.56億歐元的營收。
憑藉《憤怒鳥》的超高人氣,周邊商品也刮起一股旋風,包含包包、吊飾、玩偶……各類型商品不斷推陳出新,還有專屬的卡通動畫。甚至在芬蘭、英國、中國浙江以及馬來西亞都有憤怒鳥樂園的蹤跡。
但近年來,《憤怒鳥》卻略顯疲態,英國《衛報》(Guardian)報導,《憤怒鳥》最近有2億名的活躍用戶,仍屬目前數一數二的熱門APP。但相比2012年的2.6億用戶時期,遊戲人口已明顯流失6000萬人,營收利潤也從5500萬歐元,掉到2700萬歐元。
在Rovio公司最鼎盛的時期,高層大舉擴編了300名員工,期望將《憤怒鳥》的周邊發揚光大,將可愛的角色人物拓展至各個版圖。
但一年下來卻未現成效。持續顯露疲態的Rovio,執行長海德(Mikael Hed)日前宣布將裁員130人,占總員工數的16%,未來的核心業務將會集中在遊戲、媒體(指卡通與2016將上映的電影)與消費性產品。
推出各種不同遊戲 消費者不埋單
其實Rovio不是沒有所動作,自去年起觀察到《憤怒鳥》略顯疲態時,他們積極推出各種不同的版本的遊戲,從《憤怒鳥-太空》、《憤怒鳥-季節》、《憤怒鳥思黛拉》、《憤怒鳥-星際大戰》,甚至完全脫離拉弓拋物線模式的《憤怒鳥賽車》、《憤怒鳥英雄傳》都登場,但還是對公司營運沒有明顯好轉。
在大眾已對遊戲感到膩時,如何能再創造一波新的《憤怒鳥》傳奇?
《憤怒鳥》最大的敵人被認為是同樣在芬蘭的開發商Supercell,其旗下遊戲《Hay Day》與《Clash of Clans》都是經常出現在APP排行榜上的經典。
在APP這塊市場愈來愈大,商品推陳出新、玩家的遊戲選擇性更加多元時,能否不讓玩家「玩膩了就換」,對於Rovio是非常大的考驗。同樣的,也是所有APP開發商都該仔細審視的問題。
(圖片來源:Rov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