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看影展,打開你不知道的國際視野!

秋季電影看不完!各大影展接力放映

林佳誼
user

林佳誼

2014-10-02

瀏覽數 12,700+

看影展,打開你不知道的國際視野!
 

夏末秋初的夜晚,空氣中已經飄散涼涼秋意,走進藏身在西門町獅子林大樓內的新光影城,發現不是太大的戲院前廳裡,竟是一片人聲鼎沸,興奮討論著即將開演的電影《迪斯可人生》。

這部揉合同志與親子議題的德國電影,是首屆台灣國際酷兒影展(Taiwan International Queer Film Festival,簡稱TIQFF)開幕片,描寫母親突然中風成為植物人後,處於青春期的同志兒子弗洛里安,如何與大老粗父親漢諾,一同扶持重新建立親子關係。

片中父親漢諾為了關心兒子,還特地邀請弗洛里安的心儀對象一同來家中用餐,並準備保險套希望提醒他們注意安全。沒想到兩個青春期男孩大鬧彆扭,過程中引出許多笑料。

這些幽默情節勾勒出德國社會對同志議題的態度,一改台灣觀眾對於同志電影總是悲情沉重的刻板印象。電影散場時,一位觀眾便忍不住有感而發:「沒想到德國父母可以這麼開明!」

《迪》片今年在美國橫掃洛杉磯影展,一舉囊括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編劇等多項大獎,這次是全亞洲首映,若非有影展作為契機,台灣觀眾恐怕很難有機會一飽眼福。

看影展,打開你不知道的國際視野!_img_1

(電影《迪斯可人生》劇照)

台灣近年影展文化蓬勃發展,各類中、小型影展紛紛出現,單是9月最後一個週末,台灣從北到南就有酷兒影展、CNEX影展、桃園電影節以及2014拉美影展高雄場等多個影展同時開跑。

這類影展通常一次整理世界各國精彩電影,常常一輪影片看下來,不僅是娛樂,也無形中打開國際視野,看到不同社會的多元樣貌。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如酷兒影展的《迪斯可人生》,令人驚嘆德國父母的開明。但另一部《親子丼》,則描寫了洛杉磯華人父母對於兒子同志性向問題如何避口不談,致使家庭關係疏離。還有紀錄片《上帝眷顧烏干達》,則抽絲剝繭梳理出2013年烏干達國會通過反同法案的背後來龍去脈。這都是我們生活在台灣絕少接觸到的國際視角。

不僅如此,影展更是個台灣電影業和國際影人交流的好機會。酷兒影展就邀到包括韓國導演金趙光壽、LGBT作品知名製作人史蒂芬伊斯列爾(Stephen Israel),以及《瘟疫求生指南》男主角彼得史塔利(Peter Staley)等影人來台。

接下來,整個秋季,台灣還有更多影展陸續接棒。第九屆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緊接著將於10月9日開幕,網羅130多部各國紀錄片。還有11月登場的金馬影展,將放映英國肯洛區、德國溫德斯以及韓國金基德等多國知名大導演新片,自然更是不容錯過的重頭戲。

(照片提供:台灣國際酷兒影展)

延伸閱讀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數位專題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2024、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名單正式出爐,《奧本海默》(Oppenheimer)以13項入圍成了今年最大贏家,《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以11項入圍居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