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向大師致敬!經典楚浮,重現金馬影展

金馬獎國際影展11月初登場

滕淑芬
user

滕淑芬

2014-09-13

瀏覽數 14,500+

向大師致敬!經典楚浮,重現金馬影展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影展的季節到了!

今年是法國新浪潮導演楚浮(1932~1984)逝世30週年,將於11月初登場的金馬獎國際影展特別策劃了一個專題向大師致敬。

楚浮一生約拍了20部電影,產量不多,卻是電影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導演之一。台灣觀眾對楚浮的經典作品應該也不陌生,不少導演的創作歷程更深受其啟蒙,蔡明亮就是典型例子。

蔡明亮的作品《你那邊幾點》,最初的片名就叫《七到四百擊》,片中還請來《四百擊》(The 400 Blows,1959年)的男主角尚皮耶李奧(Jean Pierre Léaud)客串。

「四百擊」是一句法國諺語,法國人認為,淘氣頑皮的孩子要挨400下打才能變得聽話。

故事中的少年,個性敏感、害羞,但因爸媽不疼愛,說謊、逃學、偷竊,最後被送入教養院,生命一步步陷入邊緣化、難以脫身的泥淖;主角叛逆坎坷的遭遇幾乎就是楚浮輕狂少年的翻版。

楚浮看似隨意描述少年的生活片段,在簡單的調度下,細膩地呈現少年一次次對大人失望,對生活幻滅的心路歷程。

影片最後,少年逃出教養院,向著大海一直奔跑,跑到盡頭,他停下腳步,轉過身來,凝視觀眾;這一段不同距離及角度的長拍鏡頭,將氣氛快速累積,最後那令人震撼的回眸,堪稱影史最經典的收尾之一。

楚浮因該片得到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也開啟他燦爛的電影作者生涯。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楚浮和少年演員李奧情同父子的工作模式,也深深影響導演蔡明亮。李奧成長、當兵、結婚、出社會、步向中年的真實生命歷程,都曾經出現在楚浮的電影中,一直到楚浮過世。

創作型導演如蔡明亮,也和楚浮一樣有自己的演員家族。每一部電影都由李康生演出的蔡明亮,也從李康生身上看到生命細微的變化。更重要的是,蔡明亮的觀眾也從他的創作中,看到電影的另一種視野與可能。

今年金馬獎的楚浮專題將放映他的八部作品。

其他經典如,有「世界第一美人」之譽的長青影后凱薩琳丹妮芙(Catherine Deneuve)和楚浮合作的《最後地下鐵》(The Last Metro,1980年),不但贏得十座法國凱薩獎,還被選為80年代最佳法國片。凱薩琳丹妮芙在片中飾演一位聰慧勇敢的劇團女團長,在德軍占領下,依然演繹出藝術、時代與人生的衝擊。

在類型電影越趨窄化與庸俗化的觀影環境下,既有親和力又通俗的楚浮作品,除了讓影迷緬懷過去美麗的記憶,也讓人看到藝術表現的真摯情感與感動。

(圖片提供:台北金馬影展

延伸閱讀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數位專題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2024、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名單正式出爐,《奧本海默》(Oppenheimer)以13項入圍成了今年最大贏家,《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以11項入圍居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