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食安之外,「醫安」危機更嚴重!

秀傳醫院涉A藥價差,爆出藥價黑洞問題

彭漣漪
user

彭漣漪

2014-09-26

瀏覽數 51,250+

食安之外,「醫安」危機更嚴重!
 

彰化秀傳醫療集團驚爆長期成立人頭公司A藥價折扣,差價達4億多元,被用於買台中市豪宅,全案朝背信及業務侵占罪偵辦。

這是傳聞中的「藥價黑洞」祕密,再一次被揭開攤在陽光下檢視。檢調透露,秀傳透過2010年成立的人頭公司「健活」採購藥品,以降血壓劑Aprovel 150MG(安普諾維膜衣錠)為例,健活以約5元價格大量採購,再以每錠8.1元賣給秀傳,秀傳向健保署申請藥價給付,健保署核定每錠16.2元。

此外,由於秀傳受委託經營多家醫院,如高雄岡山醫院、台南市立醫院及私人診所醫院,秀傳也轉賣藥品給這些醫院,再賺一手。檢調同時在查其他數百種藥品,懷疑都有類似情形。其實,藥品差價在醫界是運作常態。

盛傳的「藥價黑洞」有多大?媒體曾踢爆,健保署給付醫療診所的藥價,大約有四、五成的價差,以1300億藥品給付計算,就達500~600億。這些是否都被醫院A走了?

這裡其實也充滿弔詭。若醫院真的能「A」走這麼多差價,那麼錢到底都到哪裡去了呢?為什麼近幾年來不少醫院公布的經營狀況,醫務本業其實都是賠錢的。

這事件是否也呼應醫界的私下傳聞呢?據了解,不少私立醫院的財報看起來不好,但醫院負責人在外面成立關聯公司,賣藥品或醫材給醫院,外面的公司都賺錢,而且利潤歸醫院經營者,但醫院本身經營是幾乎是不賺錢的,醫護人員的福利待遇只好一直被壓縮。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還待釐清。

但根據《遠見》實地訪問多位醫界人士,大家都喊冤,他們指出多種現狀,說明「藥價黑洞」其實是不存在的。健保給付過低、醫院不賺錢,才是問題的環節。

其一,「黑洞」沒那麼大。一位外商大藥廠指出,藥廠給醫院的價格,大約是8折,以100元的藥為例,醫院拿到的價差是20元,但健保署為控制成本經常砍藥價,下次議價時,就跟醫療院所表示,既然醫院可以用80元的藥價營運,那這次就只給80元。但藥廠還是會給醫療院所8折,因此新一批同樣的藥,以80元賣給醫院,醫院拿走兩成後,以64元營運。下次健保署再核價,就以64元計算…….,如此一直循環下去,藥廠利潤不斷受到壓縮。

其二,要計算藥品管理的成本。醫界表示,醫院拿藥價差是必要的,一來藥的物流、管理需要成本、藥本身有損壞率,如果沒有藥價差,那醫院會賠死。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其三,藥價差可用於彌補本業虧損。攤開醫院的財報,本業能賺錢的很少,都要靠業外收入,台大醫院如果沒有美食街會賠錢,榮總如果沒有停車場會賠錢,不少醫院經營者拿藥價差減少虧損程度。

《遠見》10月號封面故事,將探討台灣正在發生的新五大醫療危機,健保給付不合理的低價,才是造成各種問題的關鍵,醫院醫界自己也要活下去,受到台灣如此惡劣的給付制度鉗制,能提供給民眾的醫療水準勢必受到影響,民眾可能吃的是不適合個人病情的藥,手術可能只能用10幾、20年前的技術。

食安會出問題,零售價過度低廉是關鍵,沒有獲利,廠商要活下去只能持續控制成本,要不就倒閉,要不就走偏鋒。

醫療是同樣狀況,給付過度便宜,醫院獲利受到擠壓,如果達到不合理的程度,只能從控制成本下手,民眾的就醫品質、就醫權益開始受到影響。這就是「醫療安全」的問題,吃了餿水油食品,基本上對健康無大礙,只是噁心;但醫療安全卻是有礙生命的,這是更嚴重的問題。

秀傳事件揭開醫界最深層的問題,民眾開始注意到這議題。醫界不為外人窺視的「白色巨塔」祕密,終將在某種程度下對外界曝光。

《遠見》製作10月號封面故事,領先台灣所有的媒體,進入白色巨塔深度了解被隱瞞的醫療真象,揭開健保運作中被扭曲的醫療行為。邀請各界一起關心。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